
位次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层面:
空间排序
指具体场合中人或物的位置排列次序,常见于礼仪场合或会议座次安排。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位次解释为"座位的次序",对应英文翻译为"order of seats"或"seating arrangement"(商务印书馆,2016)。《牛津汉英词典》则强调其空间布局属性,译为"placement according to protocol"(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等级序列
延伸指事物在系统中的地位等级,如《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收录的"ranking"和"position in hierarchy"释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该用法常见于学术研究中的数据分析,例如统计学中的"ordinal position"概念。
竞争排名
特指竞赛或评比中的名次排列,参考《汉英综合大辞典》提供的"competition ranking"释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8000-2:2022数据标准中,将此概念规范化为"ordinal rank in competitive context"。
需注意具体语境中的语义侧重差异:在礼仪场景多采用空间排序义,学术研究常用等级序列义,体育赛事则侧重竞争排名义。英国标准化协会BS 8723-5:2007文件建议,翻译时应结合ISO 12620数据类别规范进行语义标注。
“位次”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从词义演变、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解析:
官位等级
指官职或社会地位的等级排序。如《史记》记载,汉文帝任命周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陈平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次序排列的位置
广义指按规则排定的顺序,如《二刻拍案惊奇》中“站了位次”描述宾客按尊卑入座。
所在位置
可表示物理空间中的具体方位,如宋代梅尧臣诗句“位次稍能辩”。
核心概念
位次是考生成绩在全省同科类(如文科/理科)中的综合排序,计算方式为:高于该分数的人数总和+1。例如,某理科生成绩超过全省10万人,则其位次为100001。
与名次的区别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普通高考志愿填报,不适用于保送生、艺术类等特殊招生。
分场景适用性
不同地区规则可能不同,需以当地教育部门公布的位次算法为准。
参考优先级
建议优先参考“省市位次”和“区县位次”,学校位次参考价值较低。
数据权威性
填报志愿时应结合官方发布的历年录取位次数据,避免依赖非权威渠道信息。
“位次”既承载了古代等级制度的文化内涵,又在现代教育评价体系中发展为精准排序工具。理解其多重含义时,需结合历史文献和具体应用场景综合分析。
阿脲一水合物摆动配对不完全物权带的淀粉葡糖甘二碘化二硫工场内搬运费共模输入电阻广度管线频色标准化合成胶乳激光静电印刷术晶粒间界扩散抗诉人柯桠树领料簿磷砒酯柠檬树频率按键前庭小腺气动清洁器球状附红细胞体三苯氰硼钠社会工程施特恩-格拉赫实验双异质结晶激光器数据安全员疏水性调试软件包完全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