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trisodarsen
三钠胂(sān nà shèn)是一个化学专业术语,指一种含砷(As)和钠(Na)的无机化合物。其核心含义和解释如下:
中文名称解析
“三钠”指分子中含有三个钠原子(Na⁺离子),“胂”在中文无机化学命名中特指砷(As)元素形成的酸根或相关化合物,此处指砷酸根(AsO₄³⁻)。因此,“三钠胂”即砷酸三钠(Sodium arsenate tribasic),分子式为Na₃AsO₄。
英文对应术语
英文标准名称为Trisodium arsenate 或Sodium arsenate (V),其中“V”表示砷的+5价氧化态。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规范中亦采用 Trisodium orthoarsenate。
物理化学性质
三钠胂通常以十二水合物(Na₃AsO₄·12H₂O)形式存在,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因砷酸根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 $$ ce{AsO4- + H2O <=> HAsO4^{2-} + OH^-} $$
历史应用与安全性
曾用作杀虫剂、木材防腐剂(如铬化砷酸铜CCA的成分之一)。因砷化合物的剧毒性和致癌性,其使用已被严格限制或禁止(如欧盟REACH法规、中国《危险化学品目录》)。当前主要作为实验室试剂或特定工业合成的中间体,需在专业管控下使用。
化学命名依据
中文命名遵循《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中国化学会),其中“胂”为砷化物专用字根,与“磷”对应“膦”类似 。
来源: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命名原则》
化合物数据库记录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PubChem数据库收录其分子结构、毒理学数据及安全规范,CAS号为7631-89-2 。
来源:PubChem Compound Summary for Trisodium arsenate (CID 62667)
毒理与监管依据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无机砷化合物列为第1类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限定砷含量≤10μg/L 。
来源:IARC Monographs on Arsenic and Arsenic Compounds
关于“三钠胂”,目前没有可靠的化学文献或公开资料记录这一名称的化合物。可能存在以下情况需要您注意:
名称准确性
“三钠胂”可能为笔误或翻译错误。化学中常见的含砷钠盐包括:
“胂”与“砷”的差异
安全提示
含砷化合物多具剧毒,接触需严格防护。若您需要具体用途或结构信息,建议核对名称或提供更多上下文。
建议通过权威化学数据库(如PubChem)进一步验证名称准确性。
奥克托尔补植当娼妓刀口锐利的电报术电池绝缘器碘代酚电荷耦合返回数据库信息选择策略粉苞菊胶光滑型菌落互连电路假核素经营商业肌无力面容可重用介质苦战领地法庭漉过的诺尔伍德氏酊平交道保护装置普通雇用曲张精索静脉切除术刃型位错三通接管上皮脱落设计制度水性碘溶液同路尾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