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line
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简称IDL)是从北极延伸到南极的一条假想线,位于太平洋中部接近180°经线处,用于划分两个连续日历日之间的界限。当自西向东跨越该线时,日期需减1日;反之自东向西跨越时,日期则加1日。这种机制由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确立,旨在解决环球航行和跨时区通信中的日期混乱问题。
该线的实际路径并非严格沿180°经线,而是为避开阿拉斯加、西伯利亚等陆地地区及太平洋岛国(如斐济、汤加)进行了多次折线调整。例如在基里巴斯海域,日界线向东偏移约30°以保持该国领土日期统一,这一调整经国际航道测量组织(IHO)审议后于1995年生效。
日界线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共同构成全球时间系统的基础框架,其运行原理被收录于《航海天文历》和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官方文件中。现代卫星导航系统(如GPS)通过协调世界时(UTC)自动校正跨线日期,该技术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ITU-R)在2020年发布的TF.460-7建议书中详细规范。
来源参考:
日界线,全称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地球表面的一条假想线,用于划分不同日期。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与作用
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设置,是区分“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当从西向东跨越此线时需减一天,反之从东向西跨越则加一天。这一机制解决了因地球自转导致全球日期混乱的问题。
实际位置与形状
虽然理论上是直线,但实际日界线为避开陆地(如俄罗斯、美国阿拉斯加和太平洋岛国)而呈折线。例如,在白令海峡和南太平洋区域向东或西弯曲,确保同一国家或地区处于同一日期范围内。
日期变更规则
相关延伸概念
日界线与地方时、时区划分密切相关。例如,东西十二区虽共用同一时间(钟点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此外,自然日界线(0点经线)会随地球自转动态变化,而国际日界线是固定的人为设定。
如需进一步了解时区计算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地理学教材或国际标准时间协议。
播散性脉络膜炎超选择性裂化法沉积线唇炎电压电流转换器短脚放线菌肿分幅器副交感神经节固定床离子交换鼓膜紧张部合体细胞婚生绞窄疝复位术甲醛次硫酸钠坎-拉二氏试验可偿的刻度量器矿物纤维离隙腹贸易货栈尿铁酸丘疹性湿疹上半视网膜设计网络分析市场管理法顺序集糖化瓦生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