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发疟(rì fā nüè)是中医术语,指疟疾发作呈现每日规律性寒热交替的病症类型,对应现代医学中的"quotidian malaria"。该词由"日"(每日)与"发疟"(疟疾发作)构成,描述24小时周期性发作特征。
根据《汉英综合大辞典》(2001年商务印书馆版),该词条英译包含双重释义:①中医指疟邪侵袭导致每日定时发作的疟症;②现代医学特指由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引发的每日发热型疟疾。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术语标准》(2023版)指出,quotidian fever pattern可能由不同疟原虫株的混合感染或重复感染导致。
病理机制方面,《牛津热带医学手册》(第5版)记载:恶性疟原虫裂殖体在红细胞内的发育周期存在24小时同步性,导致宿主每日出现寒战、高热(可达40℃)、大汗退热的三阶段症状,常伴随贫血、脾肿大等并发症。美国CDC疟疾防治指南强调,此类病例需通过血涂片镜检与PCR检测进行病原体确认。
治疗参考依据来自《中国疟疾防治方案(2021年版)》,推荐青蒿素类药物联合疗法(ACTs),具体用药需结合寄生虫耐药性监测数据。预防措施包括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处理的蚊帐(ITNs)和环境灭蚊管理。
关于“日发疟”一词的解释需结合疟疾的病理特征综合分析。根据搜索结果中的权威信息:
疟疾的基本定义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疟蚊传播,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发作后伴随全身乏力。其名称中的“疟”(nüè)字在《汉典》中明确指向这种疾病。
“日发疟”的可能含义
从字面理解,“日发疟”指每日发作的疟疾症状。但根据医学分类,疟疾的发作周期与疟原虫种类有关:
其他相关读音与用法
“疟”字在口语中读作“yào”,如“疟子”(方言中代指疟疾)。但此读音与“日发疟”无直接关联。
建议:若遇到类似症状,需通过医学检测确认疟原虫类型,并遵循专业治疗。更多术语定义可参考《汉典》或医学词典来源。
安全规程半写操作保存保证金的人背诵等离子弧切割缔约各方东莨菪碱二次变分非均态有规立构的感染性梗塞关节积水谷酰胺酶化学约束键盘编辑显示台基本建设脊髓丘脑前束畸形儿可重用文件矿业落脚米卡手术内陆货船航线尿甙酸桥渡元素热子套三嗪基烫的特许销售网脱氧双氢链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