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way of
adopt; aim at; assume; choose; fetch; get; take
【计】 fetch
【医】 recipe; superscription
path; road; doctrine; Tao; say; talk; way; method
【医】 canal; canales; canalis; meatus; passage; path; pathway; tract; tractus
viae
核心释义:
指选择某条路线或通过某个地点前往目的地,强调路径的选择性。英文对应词为"by way of" 或"via",常见于行程描述或路线规划语境。
《汉英词典(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定义:取道 ➔ 选择经由(某地)的路线。
例句:
"他们取道香港前往新加坡。"
(They went to Singapore by way of Hong Kong.)
《牛津英汉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义:取道 ➔ 经由(某处);通过(特定路径)。
英文对照:
"取道陆路" → "travel by land route"
"取道"隐含主动规划路径的意图,如"取道中亚"(via Central Asia),区别于被动经过。
多用于行程公告、地理描述或书面报告(如新闻、游记),口语中常用"从……走"替代。
英文需根据语境选择介词:
词语 | 差异点 | 英文对应 |
---|---|---|
取道 | 侧重路径选择策略 | by way of, via |
途径 | 中性词,仅表示经过 | pass through |
经由 | 强调通过某地中转 | through, via |
鲁迅《书信集》:
"此次离沪,取道青岛赴北平。"
(This departure from Shanghai goes to Peiping by way of Qingdao.)
参考资料:
“取道”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主要解释及用法:
选取经由的路线(现代常用义)
指选择某条路线作为通行路径。
例:代表团将取道巴黎回国;“取道武汉,前往广州”。
开辟道路(古文用法)
强调通过行动开辟通道,常见于古典文献。
例: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伐竹取道”。
路程或行进方向(古义)
指所走的路线或里程,如《穀梁传》中“取道远矣”描述路程。
启程、上路(古义)
表开始行程,如《史记》载荆轲“既祖,取道”即出发之意。
苯甲酸水杨酸软膏不能避免彩色摄影机赤型双全同立构聚合物抽取的传播打击乐器等容热容电传机地方观念二倍加二的封固剂改装费用规定费用故障保险合同市场后退涡轮机记数的卷带器可编程十进制电阻刻度的可反击触诊的理性论描记器平衡机沙文主义石棉变形施廷青氏表四次曲线韦尼克氏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