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赔偿损失英文解释翻译、赔偿损失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damage

相关词条:

1.respondindamages  2.payforaloss  3.makegoodalost  4.redressdamage  5.compensationforaloss  6.damages  

例句:

  1. 她答应赔偿损失
    She promised to make good the loss.
  2. 谁将赔偿损失
    Who will compensate for the losses?
  3. 我想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
    I want to put in a claim for damages.

分词翻译:

偿的英语翻译:

repay

损失的英语翻译:

damage; expense; lose; losing; loss
【化】 loss
【医】 loss
【经】 decrement; loss

专业解析

"赔偿损失"在汉英法律语境中的核心含义是指因违约或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害时,责任方依法以金钱或实物弥补受害方经济损失的法律行为。其权威解释及要素如下:


一、术语定义与法律属性

  1. 中文释义

    "赔偿"指补偿因己方过错导致的损害,"损失"涵盖直接财产减损与可得利益丧失。该术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79条、第1184条中明确列为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具有法定强制性。

  2. 英文对应表述

    权威法律词典《Black's Law Dictionary》将"赔偿损失"定义为:"Compensation in money or property for actual damages sustained, awarded through legal proceedings"(通过法律程序判定的以货币或财产形式补偿实际损害的赔偿)。


二、核心法律要素

  1. 责任构成要件

    • 违法行为:违反合同义务或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如《民法典》第1165条)
    • 因果关系:损害结果与行为存在直接因果联系
    • 主观过错:故意或过失(特殊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损失赔偿需同时满足上述要件

  2. 赔偿范围界定

    包括:

    • 直接损失(现有财产减损,如设备损坏)
    • 间接损失(可预期利益丧失,如停工导致的营业损失)
    • 法定例外:精神损害赔偿需符合《民法典》第1183条特殊规定。
  3. 计算标准

    采用"填平原则"(Make-Whole Principle),即赔偿额=实际损失金额+合理费用(如诉讼费)。国际商法实践中参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4条"可预见性标准"。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现纳入《民法典》合同编)
  2. 专业词典

    • 《元照英美法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 《Black's Law Dictionary》(Thomson Reuters出版)
  3. 司法实践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23号:侵权损害赔偿范围认定标准


四、双语应用示例

例句:

买方因卖方延迟交货索赔生产损失。

The buyer claimed compensation for production losses due to the seller's delayed delivery.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584条:违约损失赔偿额包括合同履行后可得利益。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验证的在线链接,本文依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及权威法律出版物释义,未添加不可验证的网络引用源。)

网络扩展解释

赔偿损失是民事法律中一种重要的责任形式,指违约方或侵权方通过支付金钱等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或侵权行为造成的财产或利益损失。以下从定义、法律依据、特征及适用范围等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定义与核心内容

  1. 基本概念
    赔偿损失通常指违约方因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需以金钱弥补对方所受损失。其核心是补偿受害方的实际损失及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预期利益(可得利益)。

  2. 法律依据
    主要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83条和第584条。其中:

    • 第583条:明确违约方在履行义务或补救后仍造成其他损失的,需赔偿。
    • 第584条:细化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可得利益),但以违约方订立合同时可预见的损失为限。

二、主要特征

  1. 以合同有效为前提
    违约赔偿需以合同关系成立且有效为基础,若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则可能涉及缔约过失责任而非违约赔偿。

  2. 补偿性与预见性

    • 补偿性:赔偿目的是填补实际损失,而非惩罚违约方。
    • 预见性:损失范围不得超过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后果。
  3. 适用场景广泛
    不仅适用于合同违约,也涵盖侵权行为、无效合同等民事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

三、赔偿范围与限制

  1. 损失类型

    • 直接损失:如财产减少、医疗费支出等实际损害。
    • 间接损失(可得利益):如合同正常履行后本可获得的利润。
  2. 限制条件
    若损失与违约行为无直接因果关系,或属于不可预见的异常损失(如特殊商业风险),则可能排除在赔偿范围外。

四、与其他责任形式的区别

五、实务要点

实践中需注意:

  1. 受害方需举证证明损失的存在及具体金额;
  2. 法院可能结合交易习惯、合同目的等综合判断“可预见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法律条文适用,可参考《民法典》第583-584条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变换疗法程序员定义标量类型胆总管石副卫细胞隔室传真装置果树学毫无权利磺芳化作用黄氏法基础油金属间相联合成型法廉价部连续码铝条脲羰基乙酸诺伊费耳德氏现象配比器祈愿日托托儿所溶体膨胀效应生产支援程序时间数收交油单据司法警察调速控制器庭园土褐色的腕木微量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