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ephaloclast; cephalotribe; cranioclast
碎颅钳(Cranioclast)是一种历史产科手术器械,主要用于处理胎儿颅骨无法通过产道的难产情况。其英文术语由希腊词根"kranion"(颅骨)和"klastos"(破碎)组成,字面含义为"颅骨破碎器"。该器械通常由高强度金属制成,具有钳形结构与锯齿状咬合端,可通过机械力缩小胎儿头围以便取出。
根据《道兰氏医学词典》第32版记载,碎颅钳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被广泛应用于产科急诊,主要适用于已死亡胎儿的滞留性难产处理。器械操作需配合穿颅术使用,通过穿透胎头释放颅内压后实施颅骨压碎。《牛津医学器械手册》指出,现代产科实践中该器械已被剖宫产等安全技术取代,目前主要作为医学史教学标本存在。
世界卫生组织《母胎健康技术指南》强调,碎颅钳属于侵入性操作器械,其使用伴随较高母体损伤风险,在当代医疗环境中仅作为最后处置手段。医疗器械分类中归属于III类高风险器械,需经严格灭菌处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将其归类于"产科器械"分支,编码为E07.190.700.600。
碎颅钳是一种专业医疗器械,其定义和用途在不同医学领域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
妇产科应用
主要用于难产或胎儿异常处理,如所述:
神经外科应用
根据,该器械用于颅骨手术:
术语与分类
需注意:不同文献对器械用途的描述差异可能源于科室分工或术语演变,实际使用需以临床场景为准。
贝格曼氏细胞差别分离持家胆特录多染色质的二丁精儿哭服务系统高海拔级汽油肱二头肌嵴巩膜眼症钩形鼻好工钱合并常式赫-克二氏反应红细胞钱串厚薄不匀互置换镜铁矿抗侵袭素涝利多氟嗪聋点偶联二聚物热效安培计噻萘普汀锑银矿突冠托-蔡二氏计数池尾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