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double indemnity clause
【计】 doubling
compensate for; indemnify for; recompense; recoup; reimburse; remedy
【经】 amends; bote; claim; compensate; indemnification; indemnify; indemnity
make up; recompense; recoup; recoupment; recovery; remedy; reparation
"双倍赔偿"是一个法律术语,指在特定情况下,法律规定责任方需向受害方支付相当于实际损失或约定金额两倍的赔偿金。它主要体现为一种惩罚性赔偿或法定加重责任形式,而非简单的损失填补。以下是详细解释:
惩罚性与法定性
"双倍赔偿"通常由法律明文规定(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旨在惩罚恶意违约、欺诈或严重侵权行为。例如:
计算基数
赔偿以实际损失或合同价款为基数:
示例:若商家欺诈致消费者损失1万元,三倍赔偿为3万元(含1万元本金+2万元惩罚)。
在汉英法律词典中,"双倍赔偿"对应两种译法:
通用表述,指法院判决的赔偿金额为实际损害的两倍。常见于反垄断、知识产权侵权等领域。
来源:《元照英美法词典》
保险术语,特指保单中约定因特定事故(如意外身故)赔付双倍保额。源于1944年美国同名电影,但法律语境较少用此译法。
来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中国法律中直接规定"双倍"赔偿的条款较少,但类似惩罚机制广泛存在:
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者购买价款/服务费用的三倍(最低500元)。
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主张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赔偿。
未签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赔偿。
类型 | 目的 | 计算方式 | 法律依据 |
---|---|---|---|
补偿性赔偿 | 填补实际损失 | 损失金额 = 实际损害 | 民法基本原则 |
双倍赔偿 | 惩罚+威慑 | 赔偿金额 = 基数 × 2 | 特别法明文规定 |
关键点:"双倍赔偿"的核心是法定惩罚性,其适用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如欺诈、恶意侵权),并非所有纠纷均可主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文本
法律出版社, "Double Damages"词条
Thomson Reuters, "Double Indemnity"词条
“双倍赔偿”是法律术语,指在特定情形下,责任方需按照法定标准向受害方支付两倍金额的赔偿。其具体含义因法律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八十七条(): 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例如未履行法定程序、未支付经济补偿等),需按以下标准支付双倍赔偿金:
如需更具体的案例分析或法律依据,可参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或咨询专业律师。
部长负责制不注意到的侧击侧离隙角衬页到期付款净额辅助导管广播通信过滤元件股息通知书合并程序基本通信支持金属溶胶肯定担保矿化流变学家锚形锤梦游性癫痫年租诺伊博尔氏神经节强力倒转术穷举法让购信用证书染色标本蛇叶胺十环烯受压损坏糖苷酸逃脱不掉投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