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受益课税原理英文解释翻译、受益课税原理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benefit-received tax principle

分词翻译:

受益的英语翻译:

be benefited; benefit; profit by

课税的英语翻译:

imposition; levy; taxation
【经】 imposition of tax

原理的英语翻译:

elements; philosophy; principium; principle; theory
【化】 principle
【医】 mechanism; principle; rationale
【经】 ground work; principle

专业解析

受益课税原理(Benefit Principle of Taxation)是税收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指政府应根据纳税人从公共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实际收益来确定其应纳税额。其核心主张可概括为"谁受益,谁付费"的等价交换关系,这一原则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在《公正课税论》(1919)中系统阐述[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税收政策分析》]。

该原理包含三个核心要素:首先,税收应与公共支出产生的效益直接关联,例如道路使用税与交通基础设施维护的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税收原则比较研究》];其次,强调纳税人个体受益程度的可测量性,要求政府服务具有排他性消费特征;最后,要求建立税收与公共服务成本之间的对称机制,典型应用包括燃油税、房产税等受益特征明显的税种[哈佛大学公共财政课程讲义]。

在实践层面,受益课税原理存在双重制约:技术上难以精确量化公共品受益程度,例如国防、环境治理等普惠性服务的个体受益测算;伦理层面可能加剧贫富分化,因为低收入群体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却承担相对更高的税负比例[布鲁金斯学会税收公平报告]。当前该原理主要应用于地方性税种设计,如美国部分州实施的"拥堵费"(Congestion Pricing),通过电子收费系统对特定时段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征税,所获资金专项用于公共交通改善[纽约市交通局2024年度预算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受益课税原理是税收理论中的重要原则,其核心是将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支出中获得的利益大小作为税收负担分配的标准。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原理

  1. 定义与内涵
    受益原则认为,政府征税的依据是纳税人从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的实际利益。税收分配遵循“受益多者多纳税,受益少者少纳税”的公平逻辑,受益相同者承担相同税负,受益不同者则税负不同。

  2. 理论依据
    该原则基于市场交易关系视角,认为税收是公共服务的“价格”。政府通过税收补偿公共支出成本,纳税人则通过纳税换取公共福利,例如道路、教育等。

二、应用场景与特点

  1. 典型应用

    • 特定税种:如燃油税(道路使用者根据耗油量纳税)、财产税(房产所有者因享受市政服务而纳税)。
    • 国际税收:作为国际税收中性原则的补充,强调跨境交易中税收与受益的匹配性。
  2. 分配中性
    受益原则在收入分配上保持中性,不直接调节贫富差距,而是强调公共服务与税收的等价交换。

三、局限性

  1. 技术难题
    公共利益的受益对象和量化难度较高,例如国防、环境治理等公共服务的个体受益难以精确衡量。

  2. 公平性争议
    该原则无法解决收入再分配问题,低收入者可能因公共服务需求高而承担更重税负,与量能课税原则存在冲突。

四、课税的定义补充

“课税”指国家依法对纳税人征收货币或实物的行为,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和法定性。受益课税原理即是将课税行为与受益程度挂钩的实践模式。

受益课税原理通过“谁受益谁负担”实现税收公平,但需结合其他原则(如量能原则)以完善税收体系的公平性与功能性。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表带不可逆性胶体踩踏板残破成本差额船舶文件串列动力机单分子消除反应格鲁伯氏试验狗舌草碱滑动运动缓刑释放急救包进出口银行可终止的财产权猎神霉素流鼻涕理想共聚合履带推土机毛鱼藤马皮疽利什曼虫农场盘形挡板皮质下性失语秋虻授予荣誉双边援助索罗林通用指令集退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