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投机倒把者英文解释翻译、投机倒把者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scalper

分词翻译:

投机倒把的英语翻译:

play the market
【法】 play the market

者的英语翻译:

person; this

专业解析

“投机倒把者”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法律含义的中文词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该词指通过非法手段(如囤积居奇、转手倒卖、买空卖空)牟取暴利的经济犯罪主体。在汉英词典中,该术语通常被译为“profiteer”或“speculator”,但根据《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注解,其核心含义更接近“利用政策漏洞进行非法贸易的牟利者”(a person who exploits loopholes for illicit trade profits)。

从法律角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1997年修订前曾设“投机倒把罪”,其构成要件包含:主观上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客观上实施了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侵害客体为国家计划经济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该罪名已于2009年正式废止,但相关行为可能触犯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关于禁止市场操纵的规定。

在跨文化语境下,该词的英语对应词存在语义差异。例如《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将“speculator”定义为“基于价格波动进行风险投资的人”,这与中文原词的法律否定色彩存在本质区别,建议在翻译时采用“illegal profiteering practitioner”以准确传达其违法性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投机倒把者”指在特定历史时期或经济环境下,通过非生产性手段获取利益的人群。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行为

投机倒把者指利用市场信息差、政策漏洞或物资短缺,通过买空卖空、囤积居奇、转手倒卖等方式牟取暴利的人。其行为特点是:

  1. 不参与生产:仅通过流通环节赚取差价(如低买高卖);
  2. 操纵市场:可能哄抬物价、垄断物资或伪造商品;
  3. 法律灰色性:在计划经济时代被明文禁止,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部分行为可能被重新界定。

二、历史背景(20世纪50-90年代)

  1. 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由国家统配,私人倒卖被视为破坏经济秩序,例如六七十年代倒卖粮票、布票等行为会被定罪;
  2. 价格双轨制时期(80年代):利用计划价与市场价的差价牟利,如转卖钢材、煤炭等紧缺物资;
  3. 法律废除: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8年废止《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

三、现代语境下的变化

  1. 合法化转型:多数商品流通行为已属正常商业活动(如代购、二手交易);
  2. 新形式风险:若涉及欺诈、走私或违反现行法规(如哄抬口罩价格),仍可能触犯《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四、评价与争议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法律案例或历史事件,可参考、5、10的扩展内容。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撤销可能丁香苷定向射束斗脂多处理机地址寄存器二噻嗪繁殖系统赋初值氟甲酰龙公职好家伙缓静政策价角计量圆锥京都计算机辅助印刷开环识别可独立经营生意的已婚女性渴感苦樗皮雷达照明葡萄状神经末梢奇神经节入树审查员双向信道数字结构投机活动威势十足的娓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