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汉英词典与技术通信领域,"同步字符"(Synchronous Character)指在同步数据传输中用于建立并维持通信双方时序一致性的特殊控制字符。其核心功能是确保发送端与接收端的时钟信号对齐,实现数据的准确识别与解析。以下是详细解释:
时序对齐
同步字符作为数据帧的起始标识,接收设备通过检测该字符启动内部时钟同步机制,使双方数据传输速率保持一致。例如在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BISYNC) 中,特定十六进制字符(如0x16)被定义为同步信号源。
数据帧定界
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等协议中,同步字符(标志字段"01111110")标记数据帧的开始与结束,防止接收端因时钟漂移导致比特流解析错位。
接收端通过锁相环(PLL)电路从同步字符的跳变沿提取时钟信号,消除传输延迟造成的相位偏差。国际电信联盟标准ITU-T V.24 明确规定了同步字符在调制解调器通信中的时序要求。
部分协议(如SDLC协议)采用双字节同步字符(0x7E连续两次),增强抗干扰能力,避免因线路噪声误触发同步过程。
RS-232/USART通信中,同步字符作为前导码实现设备握手,国家标准GB/T 6107-2000 定义了其在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中的技术参数。
在ZMODEM协议中,同步字符"*"(0x2A)初始化块传输模式,确保大文件分块传输的完整性。
早期中文文献称"同步字"(Synchronous Word),现代标准术语统一为"同步字符"(Synchronous Character),参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三版。
随着高速通信发展,单字符同步逐步被同步序列(如PCIe协议的TS1/TS2训练序列)替代,但基础原理仍延续同步字符的时序校准思想。
权威参考来源
- IEEE标准协会《数据通信术语手册》(标准号IEEE 610.7-1995)
- 国际电信联盟《数据通信接口技术规范》(ITU-T V.24建议书)
- 中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GB/T 6107-2000)
- IBM《系统网络架构技术白皮书:SDLC协议详解》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三版)
“同步字符”是计算机科学或通信技术中的术语,主要用于协调数据传输的时序。以下是详细解释:
在数据传输中,同步字符(Synchronous Character)是用于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在时序上保持一致的特殊字符。例如,在串行通信协议中,双方需要通过同步字符建立时间基准,避免数据解析错误。
0x7E
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在异步通信中,同步字符通常与起始位/停止位配合使用;在同步通信中,则通过连续发送同步字符维持时序。例如:
发送端:SYNC字符 + 数据 + 校验
接收端:检测SYNC字符 → 校准时钟 → 解析数据
同步字符是协调数据传输的关键元素,通过时序对齐和标识功能保障通信可靠性。其具体形式因协议而异,但核心逻辑均基于“协同操作”的同步原则。
变动比例法则表显示催化重整过程大量购入单纯契据电机机械低级调度对┮烷放射性核素迁移光学塑料海水浴疹含硫的酸的盐合金元素滑移速度挥霍钱财者角膜干燥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率泼热球软木塞蠕行随机搜索上隐斜眼栅极变压器舌侧叶舌弛缓性哑盛冰淇淋的锥形杯授予人酸性硫化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