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lai Khan是什么意思,Kublai Khan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忽必烈(中国元朝皇帝)
例句
He meets Kublai Khan.
他与忽必烈会面。
Kublai Khan welcomed Marco and his father.
忽必烈汗热烈欢迎马可父子二人。
Yuan of the Mongols. Genghis Khan and Kublai Khan.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汗正***************。
As Kublai Khan grew older, they feared for their safety.
由于忽必烈逐渐老迈,他们担心自己的安危。
Polo 's travelogue mentions that Kublai Khan sent envoys to Malgache.
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忽必烈曾派使节到过马尔加什。
专业解析
Kublai Khan(忽必烈汗,1215年-1294年),是蒙古帝国的第五位大汗(1260年-1294年在位),同时也是中国元朝的建立者和开国皇帝(1271年-1294年在位)。他是成吉思汗(Genghis Khan)的孙子,拖雷的第四子,蒙哥汗(Möngke Khan)的弟弟。
-
名字含义与身份:
- “Kublai”是其蒙古语名字的音译,意为“礼物”或“赠予者”。
- “Khan”是蒙古语中对最高统治者的尊称,意为“汗”或“可汗”,相当于皇帝。
- 因此,“Kublai Khan”直译为“忽必烈汗”,代表了他的身份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元世祖,即中国元朝的开国皇帝。
-
政治与军事成就:
- 继承汗位与建立元朝: 1259年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后称上都)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被部分蒙古贵族推举为大汗。1271年,他正式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立元朝,定国号为“大元”,将大都(今北京)定为首都。这标志着蒙古政权开始采用中原王朝的传统制度进行统治。
- 统一中国: 忽必烈最重大的功绩是灭亡南宋,统一中国。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1279年,在崖山海战中彻底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 统治疆域: 在他的统治下,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起日本海、西抵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南至南海,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之一。作为蒙古大汗,他也名义上是其他蒙古汗国(如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的宗主。
-
治理与文化贡献:
- 行省制度: 在地方行政上,忽必烈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行中书省),这一制度被后世明清两代所沿用,影响深远。
- 宗教政策: 他采取相对宽容的宗教政策,藏传佛教(萨迦派)被尊为国教,同时伊斯兰教、基督教(景教)、道教等也得到一定发展。他任命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并创制了八思巴文,作为元朝的官方文字之一。
- 经济与交通: 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商业,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也空前繁荣。他下令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使漕运更为便捷。
- 中外交流: 元朝与外界交流频繁,来自中亚、西亚、欧洲的商人、旅行家、传教士等大量涌入中国。最著名的例子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他在其游记中详细记述了在元朝的经历,对西方了解东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
历史地位:
忽必烈汗是蒙古帝国从草原游牧帝国向定居的中华王朝成功转型的关键人物。他既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延续了成吉思汗的征服事业,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同时也是中国元朝的开国皇帝,吸收汉法,建立了一套融合蒙古旧制与中原传统的统治体系。他的统治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蒙古史和中国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来源参考:
-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 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
- 杰克·威泽弗德:《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重庆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相关条目)。
- 剑桥中国史系列:《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资料
Kublai Khan 的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与发音
- 发音:/ˌkuːblaɪ ˈkɑːn/(英文音标),中文译名“忽必烈”。
- 词源:源自蒙古语,是“忽必烈”的英文音译,其中“Khan”意为“可汗”(古代游牧民族对统治者的尊称)。
2. 历史人物身份
Kublai Khan(1215–1294)是蒙古帝国的第五位大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 统治时期:1260–1294年,完成了成吉思汗未竟的事业,征服中国大部分地区,并建立元朝(1271年)。
- 历史地位:首位非汉族统一中国的皇帝,推动了经济改革、文化融合及东西方交流。
3. 文学与文化中的引用
- 诗歌《忽必烈汗》: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浪漫主义诗作,描绘了忽必烈在上都(Xanadu)建造的奇幻宫殿。此诗源于作者服用鸦片后的梦境,并非真实历史描述。
- 象征意义:诗中“Kubla Khan”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意象,代表神秘与宏伟。
4. 其他现代用法
- 耳机产品:品牌NOBLE推出的“Kublai Khan”耳机,借其名凸显产品的奢华与霸气设计。
Kublai Khan 既指历史上统一中国的元世祖忽必烈,也在西方文学中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符号。其名字在不同语境下承载着权力、文化融合或美学象征的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burn downpresumablydedicate oneself toextemporizefarfetchedAlcinouscarportinfantepeculiarlyskewstenetsTylerair filtrationhand luggagehigh treasonleather bootsprofit sharingread Englishtailing pondutility modelvolleyball teamAcrawaxbasiliccapitularycycloheptatrienedesealantdissidenceeutectiformexterminatorinterca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