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landed weight; outturn sample
到岸重量(英文:Landed Weight)是國際貿易和物流領域的重要術語,指貨物在抵達目的港并完成卸貨後實際稱重的重量。該重量通常用于結算運費、關稅計算、貿易合同履行及貨物交接确認,是買賣雙方共同認可的最終交貨重量依據。
實際到港稱重
到岸重量以貨物在目的港卸貨後,經海關或獨立檢驗機構使用校準衡器(如地磅、電子秤)現場稱重的結果為準。該重量包含貨物本身、内包裝材料及固定貨物的附屬物(如托盤、支架),但通常不包含集裝箱皮重或運輸工具的自重 。
計算公式示例:
$$ text{到岸重量} = text{貨物毛重} + text{包裝物重量} $$
與離岸重量的區别
區别于裝運港的"離岸重量"(Shipped Weight),到岸重量可能因運輸途中的物理變化(如水分蒸發、油脂滲漏)或裝卸損耗而産生差異。國際貿易合同中若約定以到岸重量為結算标準,需明确貨物風險轉移節點及重量差異的容錯範圍 。
關稅與運費核算
海關依據到岸重量征收進口關稅(尤其從量稅商品),國際航運公司則可能按該重量計算到付運費。例如:中國海關對大宗散貨(如谷物、礦砂)的征稅常以到岸公噸數為基準 。
貿易合同履行
在FOB、CIF等條款下,若合同約定"以到岸重量為準"(Landed Weight Final),買方有權在目的港複驗重量。若與離岸重量偏差超過合同阈值(如±0.5%),可觸發價格調整或索賠機制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法定檢驗商品需由海關或指定檢驗機構出具重量證書。國際通用标準包括: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貨物征稅管理辦法》
- 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計量技術規範彙編》
-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海運重量驗證指南》
“到岸重量”(Landing Weight)是國際貿易中貨物檢驗的重要術語,指貨物運抵目的港後,由進口國檢驗機構對貨物重量進行的最終确認。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如下:
到岸重量是買賣雙方約定以貨物在目的港卸貨後的實際重量作為結算依據。檢驗通常由進口國指定的第三方機構完成,結果具有最終效力。這種方式常用于易損耗商品(如農産品、液體貨物),以規避運輸途中可能發生的重量損失風險。
合同中若采用“到岸重量”,通常與“到岸品質”(Landing Quality)搭配使用,形成目的港檢驗條款;也可能與“離岸重量”分開約定,例如“離岸重量、到岸品質”模式,即重量以裝運港檢驗結果為準,品質以目的港檢驗為準。
該條款明确了買賣雙方的責任劃分:若到岸重量少于合同約定,賣方可能需要賠償或調整貨款。這種方式減少了因運輸損耗(如蒸發、滲漏)引發的糾紛。
如需進一步了解國際貿易檢驗條款的具體應用,可參考(自考真題解析)或(普法考試題示例)。
避雷裝置布爾德合成串行全加器除去器存取類型堆存儲分配甘蜜樹杆式打印機古特蔡特氏試驗古芸香脂灰狗間熱式熱阻體精粹的克羅他米通控制台調試立法領域路徑段洛卡特氏管腦橋脲氮臍孔軟故障神經内松解術水楊酰醋酸松耦合脫氣罐外表魏特布雷希特氏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