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疾藜英文解釋翻譯、刺疾藜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fructus tribuli
分詞翻譯:
刺的英語翻譯:
puncture; stab; poke; stick; sting; thorn; thrust
【醫】 barb; echino-; lancinate; spicula; spicule; spiculum; spina; spine
spur; stab
疾的英語翻譯:
disease; fast; hate; illness; pain; suffering
藜的英語翻譯:
goosefoot; pigweed
【醫】 Chenopodium album Linn.; pigweed
專業解析
刺疾藜(Caltrop)是蒺藜科植物蒺藜(學名:Tribulus terrestris)的幹燥成熟果實,中文又稱“白蒺藜”或“硬蒺藜”。該植物廣泛分布于亞洲、歐洲及非洲的幹旱地區,其果實表面具5枚尖銳的星狀突起,形如古代戰争武器“鐵蒺藜”,因此得名。在傳統中醫典籍《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藥材。
漢英詞典釋義
- 中文名:刺疾藜(Caltrop)
- 拉丁學名:Tribulus terrestris L.
- 英文别稱:Puncture Vine, Goathead
- 藥用部位:幹燥成熟果實(Fructus Tribuli)
- 性味歸經:辛、苦,微溫;歸肝經(Pungent, Bitter; Slightly Warm; Liver Meridian)
- 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用于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Calms Liver, Relieves Depression; Activates Blood Circulation, Dispels Wind; Improves Vision, Relieves Itching)。
現代研究
現代藥理學表明,刺疾藜含皂苷類、黃酮類及生物堿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及調節内分泌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醫學文獻庫收錄了其對男性生殖健康的潛在益處。需注意其種子的毒性,過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腸刺激。
參考文獻
- 中國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中華本草》編纂委員會. 中華本草(精選本).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Report (2023).
網絡擴展解釋
刺蒺藜(正确寫法為“刺蒺藜”)是一種中藥材,來源于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幹燥成熟果實。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名稱與來源
- 别名:硬疾藜、蒺骨子、白蒺藜()。
- 植物形态:一年生匍匐草本,全株有柔毛,果實呈五角形扁球形,表面有長刺和短刺各一對()。
二、性味歸經
- 性味:辛、苦,微溫,有小毒()。
- 歸經:主入肝經()。
三、功效與作用
- 平肝潛陽
用于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常配伍鈎藤、珍珠母等()。
- 疏肝解郁
緩解肝郁氣滞導緻的胸脅脹痛、乳癰脹痛,多與柴胡、香附等同用()。
- 祛風止癢
治療風疹瘙癢、白癜風等皮膚病,通過活血祛風、止癢發揮作用()。
- 明目
改善風熱目赤、翳障等眼部疾病()。
- 利尿作用
因含鉀鹽和生物堿,可促進鈉鹽排出,緩解浮腫()。
四、藥理與化學成分
- 成分:含皂苷類、黃酮類化合物及生物堿()。
- 毒性:有小毒,需遵醫囑使用()。
五、注意事項
- 禁忌:孕婦慎用;需避免與壯陽藥混淆(提及的“補陽”作用可能與其他品種相關,刺蒺藜本身無明确壯陽功效)()。
- 用法:煎服或外用,劑量需由中醫師指導。
六、産地與鑒别
- 産地:主産于河南、河北、山東等地()。
- 鑒别要點:果實呈五角形,表面黃綠色,具對稱刺()。
以上内容綜合了植物學特征、藥性功效及臨床應用,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報表尾補體緻活的帶狀内障耳紅反射放線菌紫素範圍查詢服務工程剛果錐蟲高架磁選機合法搜查貨币數量甲醛魚石脂加速磷光吉布遜氏夾基金之間的貸款可供選擇的模型落地支架螺旋形片狀熱交換器内存格起岸卸貨敲竹杠的鋪子任選開關通道人員挑選刷牆水粉水平面回描熟慮的特定物銻華替尼泊苷外傷性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