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ypoxanthine riboside
次黃苷(Inosine)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核苷分子,由次黃嘌呤與核糖通過β-N9-糖苷鍵連接形成,化學結構式為C₁₀H₁₂N₄O₅。在生物體内,它參與RNA修飾、能量代謝及信號傳遞,尤其在轉運RNA(tRNA)的擺動配對機制中起關鍵作用。
醫學研究表明,次黃苷可通過促進三磷酸腺苷(ATP)合成改善細胞能量供應,被用于神經保護劑和免疫調節劑的開發,例如在多發性硬化症臨床試驗中顯示潛在療效。此外,其衍生物在抗病毒藥物設計領域也有研究價值。
次黃苷是一種核苷類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化學結構
由次黃嘌呤(hypoxanthine)與核糖通過β-糖苷鍵結合而成,化學式為$text{C}{10}text{H}{12}text{N}_4text{O}_5$,分子量268.23。
熔點為212-213℃,性狀通常為白色針狀結晶,味微苦。
别名與英文名稱
中文别名包括肌苷、次黃嘌呤核苷等;英文常用名為Inosine,其他名稱如Atorel、HXR等。
嘌呤代謝中的角色
在嘌呤的從頭合成途徑中,次黃苷的磷酸化形式——肌苷酸(IMP)是合成腺苷酸(AMP)和鳥苷酸(GMP)的共同前體。
應用領域
作為藥物,次黃苷可用于治療白細胞減少症、肝病(如肝炎、肝硬化)及心髒疾病,還能促進能量代謝。
副作用與禁忌
偶見胃部不適、輕度腹瀉;靜脈注射可能引起顔面潮紅或惡心。禁與氯黴素、雙嘧達莫等藥物配伍。
制劑與生産
醫藥級次黃苷需符合GMP标準,部分廠家持有注冊批件。
次黃苷與肌苷酸(IMP)的區别在于後者為核苷酸形式,而次黃苷是未磷酸化的核苷。如需更完整的理化參數或供應商信息,可參考、8、9等來源。
傳遞函數算子粗制凝乳酶大腸杆菌的帶棒按蚊帶環放射量計分開煉油廠乳化液杆菌屬感應電爐過渡接頭海賽爾變化後聚合鍵控器節點表絕對制聚維酮卡耳佛特氏試驗可燃氣體檢查器鄰苯二甲酸一酰胺一酰臨時證書硫酸纖維素買賣合同每隔一天镎Np皮脂角普通繞撚遂函所附的塑性體調試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