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haracter-oriented procedure
面向字符規程(Character-Oriented Protocol)是數據通信協議的一種類型,其核心特征是以特定字符集(如ASCII或EBCDIC)中的控制字符作為幀(數據塊)的界定符和控制信息。這類協議在數據鍊路層運作,規定了數據如何在物理鍊路上傳輸,包括幀的起始、結束、差錯控制及流量控制等機制。
其核心特征包括:
曆史上,IBM的二進制同步通信協議(BSC或Bisync)是面向字符規程的典型代表,廣泛應用于早期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盡管現代網絡更傾向于使用效率更高、更靈活的面向比特的協議(如HDLC、PPP),理解面向字符規程對于掌握數據通信協議的發展曆程和基本原理仍有重要意義。
“面向字符規程”是數據通信領域的一種控制協議,其核心特點是以字符為基本傳輸單位,并依賴特定控制字符實現傳輸管理。以下是詳細解析:
定義與術語
英文術語為“character-oriented procedure”,指在數據鍊路層中,通過預定義的字符(如ASCII或EBCDIC編碼中的控制字符)來标識幀的開始/結束或實現同步、差錯控制等功能。這類規程適用于半雙工或全雙工通信環境,常用于早期計算機網絡或終端設備間的數據傳輸。
核心特點
應用與标準
與面向比特規程的對比
相較于現代面向比特的規程(如HDLC),面向字符規程效率較低,因其控制信息占用更多傳輸資源。例如,HDLC使用比特标志“01111110”标識幀邊界,而面向字符規程需多個字符實現相同功能。
面向字符規程是早期通信協議的典型代表,其設計簡潔但擴展性受限,目前多被更高效的面向比特協議取代,但在特定遺留系統中仍有應用。
波形磁鏡音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幅波助航列防逆截門訪問違例複方鼠李合劑海費林混合數據火爐家庭主義金字塔據傳聚乙醇酸羟乙酯朗伯定律酪毛黴屬零錐形硫酸鐵鎂顱面的膿性乳腺炎佩維氏試劑平面車床樸充電池前庭蝸神經節切開雙重砑光機素數模數脫氫膽酸鹽完整的事物微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