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onic interaction
ion
【化】 ion
【醫】 ion
reciprocity
【計】 mutual effect
【化】 interaction; interreaction
【醫】 interaction
離子相互作用(Ionic Interaction)是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之間通過靜電吸引力形成的化學作用力,常見于離子晶體、電解質溶液及生物大分子體系中。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Ionic Interaction"或"Ion-Ion Interaction",屬于非共價鍵作用範疇。
從化學機制來看,離子相互作用遵循庫侖定律,作用力強度與電荷量成正比,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定義,這種作用在0.1-0.3 nm範圍内顯著,典型鍵能為100-350 kJ/mol。例如氯化鈉晶體中Na⁺與Cl⁻的規則排列即源于此作用(參考《朗文化學詞典》第5版)。
在生物學領域,離子相互作用參與維持蛋白質三級結構,如溶菌酶活性位點的帶電氨基酸殘基通過該作用結合底物(《生物化學原理》Springer, 2021版)。溶液中的離子強度會顯著影響這種作用,符合Debye-Hückel理論描述的電解質溶液行為。
權威定義可參考:
離子相互作用是化學中描述帶電粒子(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産生的相互影響,涉及吸引、排斥及結構穩定等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離子相互作用指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之間通過靜電引力形成的穩定作用力,這種作用力是離子鍵的核心基礎。例如,鈉離子(Na⁺)與氯離子(Cl⁻)通過靜電吸引形成離子鍵,構成NaCl晶體。
離子相互作用是離子鍵的基礎,但更廣義。例如,溶液中離子間的短暫吸引(未形成穩定化合物)也屬于此類作用,而離子鍵特指形成穩定離子化合物的強靜電作用。
如需更深入的機制(如分層電勢能或動力學方程),可參考、4、5的原始資料。
不排他法律管轄區初值定理次顯微組織從屬方式程式防老劑A紡織皮結鋼骨水泥根管幹燥器尖工藝程式期間好氧培養紅細胞溶解液後繼性運動黃芩苷疆結膜靜脈曲張競走基因的可重入程式空尋址冷淡陸地橋運輸虜獲奪取不賠條款鈉24親調理素的僧帽細胞所有權人同謀的圖形軟件标準網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