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英文解釋翻譯、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amine
【化】 amine
【醫】 amine
相關詞條:
1.dicyandiamidine 2.amic 3.norsymoatol
專業解析
胺(àn)是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屬于含氮化合物中的一種。在英語中,胺對應的術語是amine。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結構
胺是指氨分子(NH₃)中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烴基取代後形成的化合物。根據取代氫原子的數目,胺可分為:
- 伯胺(Primary amine):氨分子中一個氫被烴基取代,通式為 R-NH₂。例如:甲胺(methylamine, CH₃NH₂)。
- 仲胺(Secondary amine):氨分子中兩個氫被烴基取代,通式為 R₁R₂NH。例如:二甲胺(dimethylamine, (CH₃)₂NH)。
- 叔胺(Tertiary amine):氨分子中三個氫被烴基取代,通式為 R₁R₂R₃N。例如:三甲胺(trimethylamine, (CH₃)₃N)。
- 季铵鹽(Quaternary ammonium salt):铵離子(NH₄⁺)的四個氫原子都被烴基取代形成的陽離子(R₄N⁺)與陰離子(如 Cl⁻)形成的鹽。例如:氯化四甲铵(tetramethylammonium chloride, (CH₃)₄N⁺Cl⁻)。
2.命名規則
- 普通命名法:根據與氮原子相連的烴基名稱命名,在“胺”字前加上烴基名稱(按順序列出,相同基團合并)。例如:CH₃CH₂NH₂ 為乙胺(ethylamine),(CH₃CH₂)₂NH 為二乙胺(diethylamine)。
- 系統命名法(IUPAC):将氨基(-NH₂)作為取代基,選擇包含氨基的最長碳鍊為主鍊進行命名。例如:CH₃CH₂CH₂NH₂ 為 1-丙胺(1-propanamine)。更複雜的胺常用普通命名法。
3.物理與化學性質
- 物理性質:低級脂肪胺(如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在常溫下為氣體或有氨味的氣體/液體,易溶于水。隨着分子量增大,水溶性降低。芳香胺(如苯胺)多為高沸點液體或固體,毒性較大。
- 化學性質:
- 堿性:胺的氮原子上有孤對電子,能接受質子(H⁺),因此呈堿性。脂肪胺堿性通常強于氨,芳香胺堿性弱于氨。
- 親核性:胺的孤對電子使其成為良好的親核試劑,可與鹵代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更高級的胺,與酰氯、酸酐發生酰化反應生成酰胺。
- 與亞硝酸反應:伯、仲、叔胺與亞硝酸(HNO₂)反應産物不同,可用于鑒别:
- 脂肪伯胺 → 氮氣(N₂)和醇/烯烴等混合物。
- 芳香伯胺 → 重氮鹽(低溫)。
- 仲胺 → N-亞硝基胺(黃色油狀物)。
- 叔胺 → 不反應或生成不穩定的鹽。
- 氧化:芳香胺易被氧化,如苯胺可被重鉻酸鉀氧化成苯醌(用于制備染料)。
4.存在與應用
胺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中:
- 生物體内:氨基酸、蛋白質、生物堿(如尼古丁、嗎啡)、神經遞質(如腎上腺素、多巴胺)等都含有胺基。
- 工業應用:合成染料、藥物、農藥、表面活性劑、橡膠硫化促進劑、環氧樹脂固化劑等的重要原料或中間體。例如,乙二胺是重要的螯合劑和環氧樹脂固化劑,苯胺是合成染料和聚氨酯的關鍵原料。
5.漢英對照要點
- 胺 (àn) -Amine
- 伯胺 (bó àn) -Primary amine
- 仲胺 (zhòng àn) -Secondary amine
- 叔胺 (shū àn) -Tertiary amine
- 季铵鹽 (jì ǎn yán)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 氨基 (ān jī) -Amino group (-NH₂)
- 甲胺 (jiǎ àn) -Methylamine
- 苯胺 (běn àn) -Aniline
權威參考來源:
- 《英漢化學辭典》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Chemistry) - 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标準專業詞典,提供詳細的化學術語定義和漢英對照。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UPAC) - 化學命名和術語的國際權威機構。其官網或出版物(如《有機化學命名法:IUPAC建議2013》)是胺類化合物系統命名的最高标準。
- Clayden, J., Greeves, N., & Warren, S. (2012). Organic Chemistry (2nd ed.) - 國際公認的優秀有機化學教材,對胺的結構、性質、反應和應用有系統深入的闡述。
網絡擴展解釋
“胺”是化學中常見的有機化合物名稱,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胺(àn)是氨(NH₃)分子中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烴基(如甲基、乙基等)取代後形成的有機化合物。根據取代氫原子的數目不同,可分為:
- 伯胺:1個氫被取代(R-NH₂);
- 仲胺:2個氫被取代(R₂NH);
- 叔胺:3個氫被取代(R₃N)。
二、化學性質
胺類通常具有堿性,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如胺鹽酸鹽),這一特性使其廣泛應用于制藥、染料和農藥領域。例如,多巴胺(一種神經遞質)即屬于胺類化合物。
三、讀音與字形
- 正确讀音:普通話中讀作àn(四聲),常見誤讀為“ān”(安)。
- 字形結構:左為“月”(肉月旁,與有機物相關),右為“安”(表音),整體暗示與生物體相關的穩定化合物。
四、其他含義
在古漢語中,“胺”曾讀作è,意為“肉類腐敗變臭”,但現代化學領域已不再使用此義。
胺是含氮有機化合物的總稱,其結構、性質與氨密切相關,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和化工産品中。需注意其正确讀音為àn,避免與“氨”“铵”混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奧沙二酮變形噬菌體别茲列德卡氏細菌濾液草甾醇瘡淡季膽酸鈉抵銷債權動态電阻對開軸承二苯乙内酰脲鈉縫紉哈克氏手術後向插值迹簡單算術指數簡短的頸降神經計算機芯片聚離子邋遢的龍眼肉碾碎輥偶氮品紅炮戰匹配導波管普雷克斯流程熱子套橢圓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