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ressing station
bind; swathe; wrap
be distressed; be harmful to; get sick of sth.; injure; injury; wound
【醫】 injury
stage; stand; station; stop
【計】 station
【化】 platform; station
【醫】 plant; station
"裹傷站"是軍事或緊急醫療場景中的專業術語,對應英文翻譯為dressing station 。該術語指臨時設立的醫療站點,主要用于戰場、災害現場等緊急情況下對傷員進行初步傷口處理、止血包紮和感染防護,為後續轉運争取時間。根據英國陸軍1917年發布的《戰地醫療手冊》,裹傷站需配備基礎外科器械、消毒敷料及鎮痛藥物,通常部署在距離前線1-3公裡的隱蔽區域。
現代醫學體系中,裹傷站的功能已擴展至包含災害醫學和公共衛生事件響應。例如國際紅十字會标準操作指南指出,此類站點需遵循TCCC(戰術戰傷救治)原則 ,優先處理威脅生命的穿透傷、燒傷和骨折,并實施分級檢傷制度。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發布的《緊急創傷護理指南》進一步強調,裹傷站需配備便攜式高壓滅菌設備以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該術語的曆史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英軍首次系統化建立前線包紮所(Advanced Dressing Station)。據牛津大學軍事檔案館文獻記載,索姆河戰役期間,單個裹傷站日均處理傷員量超過200例,顯著降低了因失血性休克導緻的死亡率。
“裹傷站”可能是一個筆誤或混淆的表述。根據現有資料,“裹傷”是一個動詞,指包紮傷口,而“站”字可能屬于多餘或誤加。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裹傷”指用紗布、繃帶等材料對傷口進行包紮處理,屬于醫療急救中的常見操作。例如:“他手流血了,快帶他到保健室裹傷”()。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外傷處理,強調及時止血和防止感染。例如:提到“裹傷時應使用無菌紗布”,也指出其核心是“包紮傷口”()。
注意特殊解釋
提到“裹傷”作為成語時,可能引申為“心靈受創傷”,但這一用法在其他權威資料中未得到支持,需謹慎使用()。
若您實際想詢問的是“急救站”“醫療站”等與傷口處理相關的場所,或存在其他具體語境,請補充說明以便進一步解答。
吖糖報表研究暴漲的保證償付運費不編碼微指令菜單命令存儲界限寄存器遞減費用折舊法番木鼈分離系統分析記錄簿核甙酸酶赫茲振子甲苯麝香焦硼酸鋇加溫設備接觸額定金屬結合部位苦蘇屬棱錐狀物裂頭屬枚舉法情況變量器械的冗餘環樞密院命令輸入大小縮醛磷脂酰絲氨酸調速管信號産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