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ecodable code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interpret; translate
word
【計】 code
【經】 code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可譯代碼"(translatable code)指語言系統中具備跨文化傳遞能力的符號組合,其核心特征為語義邊界明确且結構符合目标語言規則。該術語在計算機語言學與翻譯學領域具有雙重含義:
技術維度:指可被機器翻譯系統解析的程式代碼或标記語言,例如XML标籤。此類代碼需滿足語法标準化要求,确保不同平台間的互操作性(《牛津計算機科學詞典》第3版)。
語言學維度:表示自然語言中具備文化普適性的表達單元,如數學公式$E=mc$這類國際通用符號系統(《跨文化交際理論》2019版)。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案例庫記載,專利文獻中的标準化術語最常符合此特性。
該概念與"不可譯性"形成理論對照,強調語言轉換過程中保持信息完整度的可行性邊界。根據《翻譯學百科》2023年修訂版,ISO/TC37标準委員會将其定義為:"具有明确映射關系的雙語符號體系,其轉換過程可逆且語義損耗率低于5%" 。
"可譯代碼"(唯一可譯碼/單義代碼)是信息論和編碼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定義 可譯代碼指對任意組合的碼字序列進行分割時,隻能被唯一分割成原始碼字集合的編碼系統。這種編碼保證不同碼字組合不會産生歧義,例如碼字集{1,10,00}組成的序列"1100010101"隻能被唯一解碼。
關鍵特性
判别方法 采用Sardinas-Patterson算法,通過檢查碼字前綴與後綴關系,逐步生成尾隨後綴集合,若集合中出現原始碼字則判定為非唯一可譯碼。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數據壓縮、通信協議等需要無歧義解碼的領域,如摩爾斯電碼的字符間隔設計。
注:該概念在搜索結果中僅出現在技術博客,如需學術級定義建議查閱信息論權威教材。
标量處理部件波旁醛布車陣車盤磁吸引氮化合大聲喧嘩短期通融資金番木瓜樹肺胸膜炎高級數據庫系統格林威治工作站輸入過燒鐵骨盆入口華爾頓氏手術脊髓副交感神經糧草藜蘆鹼攣縮米諾地爾頻偏詢答機蒲公英醇羟苯咪唑硫金鞘脂噻氯香豆素嫂剩餘財産水準螺旋網狀變性鲔精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