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artial mobilization
part
【計】 L; LOC
【醫】 mero-; topo-
arouse; mobilize
【醫】 mobilization; mobilize
"局部動員"作為軍事與行政管理術語,指在特定區域或領域内實施的有限規模資源調配和力量組織行為。根據《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的定義,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要素:地理範圍的限定性、資源調動的選擇性、行動目标的針對性。
在漢英對照語境中,該術語通常譯為"partial mobilization"(《新時代漢英大詞典》2020版),或依據具體語境使用"regional activation"(《中國國防白皮書》英譯本)。牛津詞典線上版将其定義為"selective deployment of national resources in defined geographical areas during contingency situations"(Oxford Languages, 2023)。
該術語的實踐應用包含以下層面:
國際比較研究顯示,俄羅斯2022年實施的"частичная мобилизация"(部分動員令)與中文術語存在概念對應性,但執行機制存在差異(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年度報告)。建議專業研究者參考《國防動員術語國家标準》(GB/T 34524-2017)獲取标準化定義。
局部動員是國防動員的一種形式,指國家在特定地區、行業或部門實施的緊急動員措施,旨在将部分資源轉入戰時狀态,以應對安全威脅或戰争需求。以下從定義、特點、分類和目的等方面詳細解釋:
局部動員是國家根據憲法和法律,在部分地區、部門或特定軍事單位實施的動員行為,使其從平時狀态過渡到戰時狀态。例如,俄羅斯在2022年征召30萬預備役人員的行動,即屬于局部動員範疇。
局部動員與全國總動員的核心差異在于規模:前者僅調整部分資源,後者需全面轉入戰時體制。例如,局部動員可能僅征召適齡青年入伍,而總動員會停止民用生産,全力支持戰争。
通過快速激活局部國防潛力,既保障應對危機的及時性,又最大限度減少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例如,俄烏沖突中,俄羅斯通過局部動員補充兵員,同時維持國内其他地區正常運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局部動員需依法啟動,按方式可分為公開動員(如發布動員令)或秘密動員(隱蔽實施)。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法律條文,可參考政府官網(如福建省人民政府)或權威軍事分析。
不動産産權獲得稅不平衡電路不隨意肌抽象計畫爹爹低壓凍幹器反對稱分子軌道氟甲基化詭密的海索那林花粉粒緊急關閉可編納諾程式的空氣增濕聯繫路徑卵源論者麥克馬洪填料泮庫溴铵喬治盒輕昏迷奇偶計數器全局分量熱性肌張力計軟骨外叢三聯組煞車圓闆水平脫位力調頻立體踢脫萬國郵政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