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vailable machine time
apparatus; enginery; machin; machine; machinery
【計】 MEC configuration
【化】 engineering; machine
【醫】 engine; machine
【經】 machine
【計】 available time; uptime
機器可用時間(Machine Available Time) 指設備或系統處于可正常運行狀态、能夠執行其預定功能的總時間長度。它衡量的是設備理論上可供使用的時間,不考慮其是否實際被用于生産或服務。在工程和運維領域,該指标是評估設備可靠性和生産效率的基礎。
英文對應術語:
在技術文檔和工業标準中,該概念通常譯為“Machine Available Time” 或“Equipment Available Time”。其核心含義強調設備的“可用性”(Availability),即排除計劃停機(如維護)和非計劃故障後,設備可被啟用的時間。
計算方式
機器可用時間通常以百分比形式(可用率)表示,計算公式為:
$$ text{可用率} = frac{text{可用時間}}{text{總計劃時間}} times 100% $$
其中,“總計劃時間”指設備預期應運行的時長(如一周168小時),而“可用時間”需扣除計劃停機維護(Planned Downtime)和突發故障導緻的非計劃停機(Unplanned Downtime)。
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工業實踐中的意義
高可用時間是制造業、數據中心等行業的核心目标。例如: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标準IEC 60050-191:2018(國際電工詞彙-可靠性維護性)中明确定義了“可用性”(Availability)概念,涵蓋設備可用時間的計算邏輯。該标準被全球工業界廣泛采納,為術語的規範性提供依據。
美國國家标準協會(ANSI)和美國設備維修協會(SMRP)的維護指标指南亦強調,可用時間是設備綜合效率(OEE)的關鍵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資源利用率與成本控制。
某半導體生産線總計劃時間為720小時/月,其中計劃維護占20小時,故障停機累計15小時。其可用時間計算為:
$$ text{可用時間} = 720 - 20 - 15 = 685 text{小時};
text{可用率} = frac{685}{720} times 100% approx 95.1% $$
這一數據表明設備管理尚有優化空間,需進一步分析故障原因以提升可用率。
“機器可用時間”指設備在正常狀态下可供使用的運行時間段,具體解釋如下:
該術語在計算機領域對應的英文為available machine time,表示設備作為功能部件可被有效利用的時間段()。它強調設備處于可操作狀态的時間,而非物理壽命周期。
與使用年限的區别
使用年限指設備從啟用到報廢的總時長(如機械設備通常為10-14年),而可用時間特指設備在特定周期内實際可運行的時間。例如一台使用年限10年的設備,可能因維護停機導緻每日可用時間僅為20小時。
影響因素
包括設備質量、維護頻率、使用環境等()。例如高粉塵環境可能縮短可用時間,而定期保養可延長該時段。
多用于工業設備管理、IT系統運維等領域,用于計算設備利用率。例如通過公式: $$ text{可用率} = frac{text{可用時間}}{text{計劃運行時間}} times 100% $$ 評估設備效能()。
需要查看具體設備的技術手冊或維護記錄,可訪問知網閱讀獲取更專業的工程定義。
阿米替林奧斯陸冷卻結晶器巴爾通氏繃帶報丙烷脫碳鉑氡小管參數格式處理機之間相互幹擾電報員痙攣呋喃核糖高峰的攻克工業酒精黃夾苷B化學性食物檢波系數甲酸辛酯幾何光學集流靴靜電感應起電機經濟差距可解除的租約領導價格氯化丁基鎂納稅人強直性癫痫熱原子化學聖賢說錯斯塔默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