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link controller
【計】 link control
implement; organ; utensil; ware
【醫】 apparatus; appliance; crgan; device; organa; organon; organum; vessel
鍊路控制器(Link Controller)是通信工程與計算機網絡領域中的核心設備術語,其漢英對照定義及技術内涵如下:
1. 術語定義與層級定位 鍊路控制器指在數據通信系統中實現鍊路層協議管理的硬件或軟件模塊,英文對應"Link Controller"。根據OSI七層模型,它屬于第二層(數據鍊路層)的核心組件,主要負責相鄰節點間的可靠數據傳輸(《計算機網絡:自頂向下方法》,James F. Kurose著)。
2. 核心功能解析 •幀同步控制:通過起始/終止标識符實現數據幀邊界識别 •流量管理:采用滑動窗口協議(如RFC 3366定義的TCP窗口調節機制) •差錯檢測:應用循環冗餘校驗(CRC)算法,計算公式為: $$ G(x) = x^{16} + x^{12} + x + 1 $$ •介質訪問控制:在IEEE 802.3(以太網)标準中實現CSMA/CD沖突檢測
3. 技術實現演進 現代鍊路控制器普遍集成物理層編解碼功能,形成PHY+MAC的SoC架構。在5G NR标準(3GPP TS 38.321)中,無線鍊路控制(RLC)層新增自適應調制編碼功能,支持1ms級别的時延敏感型業務。
4. 典型應用場景 •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的背闆鍊路管理(參考IEC 61158标準) • 光纖通道存儲網絡中的F端口控制器 • 藍牙協議棧中的基帶鍊路控制器(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 v5.3)
5. 行業标準參考 主要技術規範來源于:
鍊路控制器是計算機網絡中用于管理和控制數據傳輸鍊路的核心組件,其功能覆蓋鍊路建立、維護到釋放的全過程,确保數據傳輸的可靠性與效率。以下是其核心功能及特點:
鍊路控制器可以是硬件設備或軟件程式,主要作用于數據鍊路層(OSI模型第二層),負責監控鍊路狀态、協調數據傳輸,并通過技術手段保障數據正确傳輸。
鍊路管理
包括鍊路的建立(如握手協議)、維持(保持連接活躍)與釋放(正常斷開或異常終止),确保通信通道的可用性。
流量控制
通過滑動窗口協議或停等機制,動态調整發送方速率,避免接收方因處理能力不足導緻數據丢失或網絡擁塞。
差錯控制
采用校驗和(如CRC)、自動重傳請求(ARQ)等技術,檢測并糾正傳輸中的比特錯誤,保證數據完整性。
透明傳輸與幀同步
通過字節填充/删除實現透明傳輸(支持任意比特組合數據),同時通過幀定界符(如HDLC的01111110)标識幀的起始與結束。
尋址與多鍊路協調
在多點連接場景下,識别目标節點地址,并協調不同鍊路間的數據調度,提升網絡整體性能。
不同于通用控制器(如電機控制器),鍊路控制器專精于網絡通信領域,其功能聚焦于數據幀級别的處理,而非物理設備驅動或計算資源調度。
剝奪公權碘乙炔丁氨二酰地球定向衛星短波變頻器二氟可龍發熱性縮頸砂心分隔控制符覆蓋路徑管理成本的控制肩胛切迹澆道聚亞戊基壬二酰胺卡-維二氏實驗可變增益法空氣房蘿芙堿麻醉氣計量器民歌木炭床層偶-奇核忍堿性栅控汞弧整流器嗜酸性兩染的輸入區特種基金瓦爾米埃氏點僞進位唯一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