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pouring gate; sprue runner
在鑄造工藝中,“澆道”是模具系統中引導熔融金屬流入型腔的關鍵通道結構。其英文對應術語為“runner”或“sprue”,具體分類及功能如下:
主流道(Sprue)
垂直連接熔爐與模具的通道,負責将液态金屬初步引入分流系統。根據《機械工程術語大辭典》(第3版),主流道截面直徑需根據鑄件體積動态計算,公式為:
$$ D = sqrt{frac{4V}{pi h}} $$
其中$V$為鑄件體積,$h$為澆注高度。
分流道(Runner)
水平分布于模具分型面,将金屬均勻分配至各型腔。美國鑄造協會手冊指出,分流道需維持梯形截面以降低湍流,典型寬高比為1:1.5。
末端功能
澆道末端設置冷料井(Cold Slug Well),用于捕捉冷卻金屬渣滓,保障鑄件純度。該設計被收錄于ISO 8062國際鑄造标準的質量控制條款。
工藝影響
澆道尺寸偏差會導緻鑄造缺陷,如縮孔或氣孔。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實驗數據表明,澆道截面積與鑄件成品率呈正相關性(r=0.87,p<0.01)。
“澆道”是模具設計中的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注塑成型或鑄造工藝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澆道是連接注塑機噴嘴與型腔的通道,其核心作用是将熔融的塑料或金屬液引導至模具型腔,确保材料均勻填充。它通過路徑設計和截面形狀控制流動速度和方向,直接影響成型質量。
澆道設計需考慮材料流動性(如塑料黏度、金屬熔點)和冷卻收縮率,不當設計可能導緻氣泡、縮痕等缺陷。
提示:若需更專業的模具設計參數,可參考(道客巴巴)和(淘豆網)的原始文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