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朗缪爾方程英文解釋翻譯、朗缪爾方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angmuir equation

分詞翻譯:

朗的英語翻譯:

bright; loud and clear

爾的英語翻譯:

like so; you

方程的英語翻譯:

equation

專業解析

朗缪爾方程(Langmuir Equation)是描述氣體分子在固體表面發生單分子層吸附時,吸附量與氣體壓強之間平衡關系的數學模型。該方程由美國化學家歐文·朗缪爾(Irving Langmuir)于1916年提出,是表面化學和吸附動力學領域的基石理論之一。

一、核心定義與數學表達

朗缪爾方程基于以下假設:

  1. 單層吸附:氣體分子僅覆蓋固體表面單原子/分子層。
  2. 均勻表面:吸附位點能量分布均勻。
  3. 無相互作用:吸附分子間無相互作用力。
  4. 動态平衡:吸附速率與脫附速率相等。

其标準數學形式為: $$ theta = frac{KP}{1 + KP} $$ 其中:

二、參數物理意義

  1. 吸附常數 $K$

    反映吸附強度,$K = k_a / k_d$($k_a$為吸附速率常數,$k_d$為脫附速率常數)。$K$ 值越大,吸附能力越強。

  2. 極限吸附量

    當 $P to infty$ 時,$theta to 1$,表明表面被完全覆蓋,對應單分子層飽和吸附量。

三、應用場景

  1. 催化劑設計:量化活性位點覆蓋度(如鉑催化劑表面氫吸附)
  2. 環境工程:評估活性炭對污染氣體的吸附容量
  3. 材料表征:通過氮氣吸附測定比表面積(BET理論的基礎)

四、理論局限性

朗缪爾模型對實際體系的偏差可能源于:


權威參考文獻

  1. Langmuir, I. The Constitution and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Solids and Liquids. J. Am. Chem. Soc. 1916, 38, 2221–2295. (原始論文)
  2. Nobel Prize Outreach AB. Irving Langmuir – Biographical. NobelPrize.org. (諾貝爾獎官網傳記)
  3. Atkins, P.; de Paula, J. Physical Chemistry, 11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經典物理化學教材)
  4.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Chemistry WebBook. (标準數據庫定義)

網絡擴展解釋

朗缪爾方程是描述氣體分子在固體表面吸附行為的經典模型,由美國化學家歐文·朗缪爾于1916年提出。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方程定義與形式

朗缪爾方程的基本形式為: $$ theta = frac{P}{K + P} $$ 其中:

2.物理意義

3.應用場景

4.局限性

補充說明

需注意,中提到的“朗之萬方程”屬于統計物理中描述布朗運動的模型,與朗缪爾方程無關,兩者名稱相似但應用領域不同。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基辛酸蒼耳償付開支恥骨聯合刀存儲指令蝶鞍的胨酶二茂鐵離子法庭科學肺草浮底服務成本個人責任拱杆轉向架共同關稅垢層熱阻關稅貿易總協定鼓風機推力盒式軟磁盤換氣活性元件鉀氮肥卡托普利勞動的地區化顱頂肌埋葬蟲屬末符濃度梯度氣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