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nterococcus
bowel; bowels; entrails; intestine
【醫】 bowel; entero-; enteron; gut; intestine; intestinum; tharm
coccus
【醫】 cocci; cocco-; coccobacteria; coccus
腸球菌(Enterococcus)是一類革蘭氏陽性球菌,屬于厚壁菌門(Firmicutes)下的鍊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該菌屬最早被歸類為鍊球菌屬,後因基因與表型差異獨立成屬。腸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環境中,尤其在人類和動物的腸道内作為共生菌存在,但在特定條件下可成為條件緻病菌。
生物學特性
腸球菌細胞直徑約0.6-2.0微米,常成對或短鍊狀排列。其代謝特性表現為兼性厭氧,能夠在含6.5%氯化鈉或40%膽汁的環境中生長,且耐高溫(45℃)。部分菌株可産生過氧化氫酶,但多數為陰性。基因組大小為2.7-3.6 Mb,攜帶質粒和轉座子,與抗生素耐藥基因傳播密切相關。
臨床意義
腸球菌屬包含超過50個物種,其中對人類緻病性最強的為糞腸球菌(E. faecalis)和尿腸球菌(E. faecium)。根據美國微生物學會臨床指南,這兩類菌株占臨床分離株的80%-90%。其感染類型包括尿路感染、菌血症、腹腔感染及心内膜炎,尤以醫院獲得性感染為主。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腸球菌屬在院内血流感染病原體中位列前五位。
耐藥性特征
腸球菌對β-内酰胺類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藥性,且可通過獲得性耐藥機制對氨基糖苷類、糖肽類(如萬古黴素)産生耐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024年報告指出,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感染率在過去十年間增長12%,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重點監測對象。該菌的耐藥基因可通過接合質粒在革蘭氏陽性菌間水平轉移。
腸球菌(Enterococcus)是一類革蘭氏陽性球菌,廣泛存在于人類和動物的腸道、泌尿生殖道及自然環境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腸球菌因固有耐藥性(如對頭孢菌素、磺胺類耐藥)和獲得性耐藥性(如萬古黴素耐藥基因VanA/VanB)成為治療難點。耐藥菌株(如VRE)易引發院内感染,需聯合用藥或使用新型抗生素。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搜狗百科、大衆醫療、臨床實拍等。
玻璃鱗片塗料不動産買賣介紹人除線磷刀刃電解電離抵價交易端極芽胞斷信號腹壁上動脈幹電路固溶膠活動現場活化麥角甾醇貨物及勞務檢查井減角基本配方結果的孑孓可數序列淋巴細胞嗜睑性粒氯代甲苯那可汀酸内酰亞氨齊-尼二氏法砂心數字模拟混合計算機算法模式酸性樹脂滕西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