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fractional reserve
【經】 part; segment
prepare; intend; plan; arrange; fix; be ready
【計】 set-up; stand-by
【醫】 preparation
【經】 make down; prepare; provision; reserve
make; manufacture; restrict; system; work out
【計】 SYM
【醫】 system
部分準備金制度(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System)是商業銀行體系的核心運作機制,指金融機構僅保留存款總額的一部分作為法定準備金,其餘資金用于發放貸款或投資活動的貨币管理制度。該制度通過貨币乘數效應實現信用擴張,具體表現為:
法定準備金率
商業銀行需按中央銀行規定的比例(如10%)将存款留存作準備金,例如收到100萬元存款時保留10萬元,其餘90萬元可投放信貸市場。
貨币創造過程
借款企業将90萬元貸款存入其他銀行,接受存款的銀行再次按比例保留9萬元準備金并發放81萬元貸款,由此形成多級信用擴張鍊條。貨币乘數計算公式為: $$ m = frac{1}{r} $$ 其中$r$代表準備金率。
系統性風險控制
現代銀行體系通過存款保險制度(如FDIC)、資本充足率監管(巴塞爾協議Ⅲ)和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機制構建風控體系,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該制度支撐着全球90%以上的支付清算活動。
曆史演進
起源于17世紀英國金匠行業的存單流通實踐,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各國開始建立法定準備金制度。美聯儲研究指出,數字化貨币發展正在推動準備金管理模式的創新。
部分準備制(又稱部分準備金制度)是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制度之一,主要涉及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管理機制。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部分準備制是指商業銀行隻需将吸收存款的一部分(按央行規定的法定準備金率)作為準備金留存,剩餘資金可用于貸款或投資。該制度與「全額準備制」相對,後者要求存款與準備金完全等額。
運作機制
主要特點
曆史背景
該制度起源于英國,最初用于管理銀行券發行(如設定信用發行上限,超限部分需100%現金準備),後演變為現代商業銀行的核心運營制度。
争議與監管
傳統理論認為該制度易導緻銀行危機,但通過存款保險、央行流動性支持等監管措施可有效控制風險。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均采用此制度,輔以宏觀審慎監管框架。
瓣菌半綠膿菌藍素薄表保險部髌面存貨調節刀尖塊德格讷氏試驗多層的二乙吖嗪發暖器符號校驗高速試驗機核戰國環礁交流脈沖極譜法機械時效可擦隻讀存儲器聯二脲栗粒性結核樸歧管首席司法行政官雙碘酞酸曙光書刊審查書面證據數組連接字段體制結構豚脂樣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