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lizarin astrol
alizarin
【化】 alizarin; alizarine; anthraquinonic acid; rubican
【醫】 alizarin
bright; delicacy; delicious; fresh; rare
red; bonus; ruddily; symbol of success
【醫】 ereuth-; erythro-; red; Rhodnius prolixus; rubor; rubrum
茜素鮮紅(Alizarin Crimson)是源于傳統天然染料的合成顔料術語,其漢英詞典釋義包含以下核心要點:
詞源與化學構成
該名稱由"茜素"(Alizarin)和"鮮紅"(Crimson)組成。茜素指從茜草(Rubia tinctorum)根部提取的1,2-二羟基蒽醌化合物,化學式為$rm C_{14}H_8O_4$,而鮮紅描述其飽深紅色相。德國化學家卡爾·格雷貝于1868年首次實現人工合成。
色彩特性
作為冷調紅色顔料,其色光波長集中在630-740納米區間,具有優異的遮蓋力和耐光性,但遇強堿易發生褪色反應。美國光學學會将其歸類為PR83标準色號。
應用領域
在藝術繪畫中,該顔料自19世紀末取代天然茜草染料,成為油畫和水彩的重要紅色系原料。工業領域則用于紡織品染色和pH指示劑制備,全球年産量超2000噸。
文化延伸
中國古代《齊民要術》記載茜草染"绛色"工藝,現代色譜學證實其顯色成分即為茜素。英國國家美術館藏有的梵高作品《向日葵》中檢測出該顔料成分。
安全規範
根據歐盟REACH法規,合成茜素被列為低毒性物質,但長期接觸需佩戴防護裝備。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D4302标準明确其藝術顔料安全等級。
“茜素鮮紅”是一種化學染料的名稱,其解釋需結合化學屬性與詞源背景綜合說明:
基本信息
茜素鮮紅(Alizarine Astrol)的CAS號為6408-51-1,分子式為C₂₂H₁₇N₂NaO₅S,分子量444.44。它屬于酸性染料,别稱包括“酸性藍27”。
物理性質
密度為1.489g/cm³,但熔點、沸點及閃點數據未明确标注。
“茜”的含義
“茜”讀作qiàn,原指茜草(Rubia cordifolia),其根含紅色素(茜素),古代用作染料。後引申為深紅色,如“茜紗”“茜裙”均描述鮮豔的紅色。
“素”與“鮮紅”
需注意區分“茜素鮮紅”與“茜素紅”(Alizarin Red,CAS號不同),後者是另一種含磺酸基的紅色染料,常用于生物染色。
以上信息綜合了化學數據與漢字釋義,如需完整分子結構或應用案例,可參考化工專業數據庫。
八醋酸蔗糖酯電腦理論砥石泛成孢子細胞分類工作文件分室模分頁例行程式分子内縮合作用換毛甲癬甲乙長途制機能練習開信用證咖倫巴根酸克羅巴克氏試驗螺旋體屬耐油運輸帶尿素霜屏蔽常數氣體管脫水器全接合缺勤者去甲烷化人工神經網絡乳切牙上下文相關文法失效數據計算水幕冷卻說故事四腿畸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