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cid condiment
edible; food; foodstuff; provision; scoff; tuck
【醫】 food; foodstuffs; pabulum
【經】 provisions
acidity; sour; sourness
【醫】 agent
中文:食品酸味劑(Shípǐn Suānwèi Jì)
英文:Food Acidulant / Food Acidifier
指添加到食品中賦予酸味、調節pH值或增強風味的酸性物質,屬于食品添加劑範疇。其核心功能包括提升口感、抑制微生物生長、延長保質期及作為抗氧化劑的協同劑。
通過刺激味蕾産生酸味感知,平衡甜膩感(例:飲料中的檸檬酸)。
降低食品pH值至酸性環境(通常pH<4.6),抑制細菌繁殖(如醋酸在腌制品中的應用)。
在奶酪、果醬中控制凝膠形成速度(蘋果酸、乳酸)。
酸味劑類型 | 英文名稱 | 適用食品 | 國際安全标準(參考) |
---|---|---|---|
檸檬酸 | Citric Acid | 碳酸飲料、糖果 | FAO/WHO JECFA |
乳酸 | Lactic Acid | 乳制品、烘焙食品 | FDA 21 CFR §184.1061 |
蘋果酸 | Malic Acid | 果醬、低熱量飲料 | EU Regulation No 1333/2008 |
磷酸 | Phosphoric Acid | 可樂類飲料 | GB 1886.15-2015(中國國标) |
定義酸味劑為"調節食品酸度的添加劑",明确限量及適用類别。來源: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将酸味劑列為"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GRAS)"物質。來源: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标準CODEX STAN 192-1995規定全球統一使用規範。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注:引用來源基于現行國際食品法規機構公開文件,具體條款以各機構最新修訂版為準。
食品酸味劑是一種用于調節食品酸度、改善風味的食品添加劑,主要通過提供酸味來增強口感,并兼具防腐、促進消化等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食品酸味劑又稱酸度調節劑,是以賦予食品酸味為主要目的的化學物質。根據來源可分為:
酸味劑通常參與人體正常代謝,合理用量下對健康無害。但需注意純度,例如砷含量需低于1.4mg/kg。各國對使用範圍和限量有明确标準,确保安全性。
主要用于飲料、糖果、乳制品、烘焙食品等,如可樂中的磷酸、果汁中的檸檬酸。
食品酸味劑通過多重作用提升食品品質,需在合規範圍内科學使用。更多專業信息可參考公衛百科、環球網校等來源。
澳大利亞X腦炎巴納效應報表書寫程式苯酰牙子堿波導濾波器部分變異插條川烏頭氚氧化锂鄧肯氏機理電瓶車底座肋闆法律秩序菲核分支算法過硼酸環甲肌支甲床漿液性卵巢炎繭蜜糖雞冠生長試驗肌伺服模型苦杏苷立即字符民内皮絨膜的能流拳叩試驗山道年花守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