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ʌn'wed/ 美:/'ˌʌnˈwed/
adj. 未婚的;沒有結婚的
The unwed mother left her hometown with her child.
這位未婚的母親帶着她的孩子離開了家鄉。
The unwed pregnant woman was under a lot of pressure.
這位未婚的孕婦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The unwed man is very demanding of his partner.
那位未婚男子對伴侶的要求很高。
Unwed Home and Women's Shelter moved to Taipei.
未婚媽媽之家暨婦女庇護所遷移至台北市。
In 1993 alone26270 babies were born to unwed teens.
就1993年便有26270個嬰兒為未婚少女所生。
In that time period unwed mothers were stoned to death.
在這一時期内未婚母親被投擲石塊緻死。
adj.|maiden/unmarried;未婚的;沒有結婚的
"unwed"是形容詞,指未締結婚姻關系的個體,尤指成年未婚者。該詞源于古英語前綴"un-"(表示否定)與"wed"(結婚)的組合,最早記錄于14世紀,原指未舉行婚禮儀式的狀态。在現代英語中,其使用場景可分為三類:
法律身份描述
官方文件中常用于描述婚姻狀況,例如美國人口普查局将"unwed mothers"定義為"分娩時未登記婚姻關系的女性"。根據2023年全美家庭結構調查報告,約40%的新生兒母親屬于該範疇,該比例較1990年增長18個百分點。
社會語境應用
社會學研究顯示,該詞在20世紀多含貶義,常與道德評判關聯。但21世紀以來,隨着多元家庭形态的普及,《美國心理學會寫作指南》建議在學術寫作中使用更中性的"single parent"替代"unwed parent"。
文學修辭手法
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隱喻載體,如托尼·莫裡森小說《寵兒》中通過"unwed woman"形象解構傳統婚姻制度,此類用法被收錄于《牛津文學術語詞典》人物塑造章節。
該詞需與"single"進行語義區分:前者強調婚姻狀态,後者涵蓋更廣的單身範疇(包括離異、喪偶者)。《韋氏詞典》特别标注其現代用法應避免價值判斷,推薦在正式語境中配合具體情境說明。
"unwed" 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未婚狀态,尤其在涉及社會關系或法律身份時使用。以下是詳細解析:
如需更多例句或詞源信息,可參考海詞詞典或愛問教育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