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tɔlstɔi/
n. 托爾斯泰(俄國小說家)
Tolstoy opens Anna Karenina by observing: 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開篇寫道:“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I have only read Tolstoy in translation.
我隻讀過托爾斯泰作品的譯本。
There is great humanity in all the writings of Tolstoy.
托爾斯泰所有的作品都充滿了偉大的仁愛。
Tolstoy was hardly aware of all the commotion.
對于這一切騷動,托爾斯泰幾乎無知無覺。
(Leo Tolstoy, Russian writer).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
In another fine essay, Who Killed Tolstoy?
在另一篇精彩的隨筆誰殺害了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文學家)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是19世紀俄國文學巨匠、哲學家及社會改革家。其作品深刻探讨人性、道德與宗教倫理,代表作《戰争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被公認為世界文學巅峰,融合史詩叙事與細膩心理描寫。
托爾斯泰的哲學思想以“非暴力抵抗”為核心,主張通過個人道德完善實現社會變革,這一理念直接影響甘地和馬丁·路德·金等民權領袖。晚年著作《天國在你心中》系統闡述其宗教哲學,強調愛、簡樸生活與反戰思想。
作為社會活動家,他創辦農民學校、改革農奴制度,并親自參與田間勞作。其日記手稿現存于俄羅斯國家圖書館,記錄着作家對社會不公的批判。托爾斯泰晚年因思想主張與東正教會決裂,但逝世時仍有數千民衆自發護送靈柩返鄉安葬。
目前托爾斯泰的故居亞斯納亞·波利亞納莊園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産,保存着作家生前3.3萬冊藏書及手稿真迹。
Tolstoy(音标:英 /ˈtɒlstɔɪ/,美 /ˈtoʊlstɔɪ/)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y)的英文拼寫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與身份
Tolstoy指19世紀俄國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他不僅是小說家,還是道德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其作品以深刻的人性剖析和社會批判著稱。
代表作品
最著名的三部作品包括:
其他貢獻
托爾斯泰晚年緻力于社會改革,主張非暴力與簡樸生活,曾為農民創辦學校,推動教育普及。他的思想對甘地等人物産生深遠影響。
語言提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生平和思想,可參考權威文學史資料或傳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