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praɪs tæɡ/
價格标籤;标價
What does the price tag say?
标價是多少?
The monorail can be completed at the price tag of $1.7 billion.
該單軌鐵路能以标價17億美元完成。
You're examining the scarf, and you see the price tag.
你正檢查着圍巾,并且看到了價格标牌。
Every article has a price tag on it.
商品都标了價格。
Everything has a price tag.
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價格标籤。
"price tag"是英語中常見的複合名詞,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實體價格标籤
指附着在商品上的物理标識,通常包含數字價格、貨币單位和條形碼。根據《牛津英語詞典》,該用法最早記錄于1879年,用于描述零售業标準化定價的興起。現代零售管理中,電子價籤(ESL)技術已開始替代傳統紙質标籤,實時同步價格數據。
抽象成本概念
在經濟學語境中引申為獲得某事物所需的代價。世界銀行2023年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常伴隨"隱性價格标籤",包括環境維護和社區遷移成本。醫療領域《柳葉刀》期刊曾用"the price tag of longevity"描述延長壽命伴隨的公共衛生投入增加現象。
該詞彙的二元性在商業文獻中被廣泛探讨,MIT斯隆管理學院研究顯示,消費者對物理标籤的信任度直接影響其對抽象成本概念的接受程度。
“price tag”是一個複合名詞,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兩個層面理解:
字面含義
指商品上标注價格的标籤,常見于商店貨品。例如:
The price tag on this dress shows $59.99.(這件裙子的價籤标價59.99美元)
引申含義
用于比喻某事物所需的成本或代價,可能涉及金錢、時間、資源甚至道德層面。例如:
The environmental price tag of fast fashion is alarming.(快時尚對環境的代價令人擔憂)
常見搭配
近義詞對比
該詞源于19世紀零售業發展時期,現已成為日常和商業場景中的高頻詞彙,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實際标價還是抽象代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