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version是什麼意思,obversio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obversion英标
英:/'ɒb'vɜːʒən/ 美:/'ɑb'vɜːrʃən/
常用詞典
n. 轉向;形成對立;換質法
同義詞
n.|turning;轉向;形成對立;換質法
專業解析
在邏輯學中,obversion(換質法) 是一種直接推理形式,用于轉換直言命題(Categorical Proposition)。其核心操作是同時改變命題的質(肯定或否定)和謂詞(Predicate)的否定狀态,從而得到一個邏輯上等價的新命題。
詳細解釋:
-
操作步驟:
- 改變命題的質: 将原命題的肯定形式(A 或 I)改為否定形式(E 或 O),或将否定形式(E 或 O)改為肯定形式(A 或 I)。
- 否定謂詞: 将原命題的謂詞(P)替換為其邏輯補集(非 P)。
- 主詞(Subject)保持不變。
- 新命題的量(Quantity,全稱或特稱)保持不變。
-
結果:
- 經過換質法操作得到的新命題與原命題在邏輯上是等值的(Logically Equivalent)。這意味着它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相同的真值:如果一個為真,另一個也為真;如果一個為假,另一個也為假。
-
四種直言命題的換質法:
- A 命題(全稱肯定): 所有 S 是 P。 →換質為 E 命題: 所有 S 不是非 P。
例如: “所有貓都是哺乳動物。” → “所有貓都不是非哺乳動物。”
- E 命題(全稱否定): 所有 S 不是 P。 →換質為 A 命題: 所有 S 是非 P。
例如: “沒有貓是狗。” → “所有貓都是非狗。”
- I 命題(特稱肯定): 有些 S 是 P。 →換質為 O 命題: 有些 S 不是非 P。
例如: “有些水果是蘋果。” → “有些水果不是非蘋果。”
- O 命題(特稱否定): 有些 S 不是 P。 →換質為 I 命題: 有些 S 是非 P。
例如: “有些水果不是蘋果。” → “有些水果是非蘋果。”
-
目的與應用:
- 換質法的主要目的是在不改變命題核心含義的前提下,改變其表述形式。
- 在邏輯推理中,換質法常用于:
- 簡化命題的表達。
- 為後續的推理步驟(如換位法 Conversion)做準備。換質法得到的命題有時更容易進行換位操作。
- 揭示命題之間的邏輯關系。
Obversion(換質法)是邏輯學中轉換直言命題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改變命題的質并否定其謂詞,得到一個邏輯等值的新命題。它保持了原命題的主詞和量項不變,是傳統邏輯推理中的基本操作之一。
參考來源: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EP) - Categorical Logic (關于直言命題及其操作,包括換質法的權威解釋)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EP) - Traditional Square of Opposition (讨論直言命題間的關系,涉及換質等推理形式)
網絡擴展資料
Obversion 是一個多領域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1.邏輯學中的核心定義
在邏輯學中,obversion 指通過改變命題的質(肯定/否定)和謂項,推導出與原命題等價的命題。例如,将“所有A是B”轉換為“沒有A是非B”,這一過程稱為換質法。它是傳統邏輯中直接推理的重要方法。
2.一般語義與工程應用
在非專業語境中,obversion 可表示“将表面反過來”或“轉向”,例如在機械工程中描述翻轉油缸的操作(如液壓系統平衡閥設計)。
3.發音與詞源
- 音标:英音 [ɒb'vɜ:ʃən],美音 [ɒb'vɜ:ʃən]。
- 詞源:源自拉丁語 obversio(轉向對立面),與動詞 obvert(反轉)相關。
4.注意事項
- 邏輯學中的換質法需保持原命題的真值,僅改變質和謂項。
- 工程領域的用法更偏向物理操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更多例句或技術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sentnilthe rank and filepropelredolentabdicateadmonitionarabidopsisbrookingdecisionsdetoxicatingpipesredoublezingerautonomous prefecturecan affordexpanded perlitefemale flowerstayed homeAsponballistitebrazingdeseasonalizingflotrolHopcideHygeiaincipientlylimniteMongolsPH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