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tive mineral是什麼意思,normative mineral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礦物] 标準礦物
例句
Intervention: QUS T-score and DXA bone mineral density T-scores (hip or radius) were obtained relative to U. S. normative data.
幹預方法:依據美國常模的數據,通過QUS和DXA檢測分别得到T值和骨礦物質密度的T值(檢測髋部或桡骨)。
專業解析
規範性礦物(Normative Mineral) 是岩石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通過特定的标準礦物計算方法(Normative Calculation),根據岩石的全岩化學分析數據(主要元素氧化物含量,如SiO₂、Al₂O₃、FeO、MgO、CaO、Na₂O、K₂O等),計算推導出的岩石在理想結晶條件下(完全平衡、無水、低壓)所應含有的理論礦物種類及其相對含量百分比。
核心要點解釋:
- 理論性與計算性: 規範性礦物并非實際在岩石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真實礦物(後者稱為“實際礦物”或“模态礦物”)。它是基于岩石化學成分,按照一套預設的礦物組合規則和計算步驟(如經典的CIPW标準礦物計算法)推算出來的理論模型礦物組合。其目的是将複雜的化學成分轉化為更容易理解的、具有岩石學意義的礦物學表達。
- 目的與用途:
- 岩石分類: 規範性礦物計算是火成岩(尤其是玄武岩類)化學分類的重要基礎。例如,利用計算出的标準礦物石英(Q)、斜長石(Plag)、堿性長石(Af)、橄榄石(Ol)、霞石(Ne)、白榴石(Lc)等的含量,可以将岩石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如石英拉斑玄武岩、橄榄拉斑玄武岩、堿性玄武岩等。
- 岩石成因指示: 通過比較規範性礦物組合與實際礦物組合的差異,可以推斷岩石形成時的物理化學條件(如壓力、水含量、結晶分異過程等)。例如,實際礦物中出現角閃石或黑雲母,而規範性計算中沒有,通常表明岩漿富含揮發分(水)。
- 地球化學研究: 提供了一種将化學成分數據轉化為礦物學框架進行對比和讨論的标準化方法,便于不同岩石之間的比較和岩石系列演化趨勢的研究。
- 與“模态礦物”的區别: 這是理解規範性礦物的關鍵。模态礦物(Modal Mineral) 是指通過顯微鏡下對岩石薄片的實際觀察、點計數或圖像分析等手段,直接測定出的岩石中各種礦物的實際體積百分比。它反映的是岩石最終固結後的真實礦物組成。而規範性礦物是基于化學成分的理論計算結果,反映的是理想狀态下的“應該是什麼”。
計算原理簡述(以CIPW法為例):
計算過程大緻遵循以下步驟:
- 将氧化物重量百分比轉化為分子數。
- 分配氧化物給特定的标準礦物組分(如将CaO分配給鈣長石An,Na₂O分配給鈉長石Ab等)。
- 按照預設的礦物形成順序(如先形成副礦物,再形成主要矽酸鹽礦物)和反應規則(如Ne與Q不能共存)進行組合。
- 最終得到一系列标準礦物(如石英Q、正長石Or、鈉長石Ab、鈣長石An、霞石Ne、白榴石Lc、橄榄石Ol、紫蘇輝石Hy、透輝石Di、剛玉C、钛鐵礦Ilm、磁鐵礦Mt、磷灰石Ap等)及其理論含量(通常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火成岩分類學分會: 該組織是火成岩分類标準的權威制定機構,其推薦的分類方案(如玄武岩的TAS圖解)大量依賴規範性礦物計算。其相關出版物和線上資源是理解該概念的基礎。
-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USGS在其衆多關于岩石學、地球化學和礦産資源的研究報告、線上數據庫(如地球化學岩石數據庫)及科普材料中,廣泛使用和解釋規範性礦物概念,提供了大量實例和應用背景。
- 經典岩石學教科書: 如 Winter, J.D. (2014) Principles of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Pearson) 或 Philpotts, A.R., & Ague, J.J. (2009) Principles of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等權威教材,都設有專門章節詳細闡述規範性礦物的原理、計算方法和應用。
網絡擴展資料
“Normative mineral”是地質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由“normative”(标準的/規範的)和“mineral”(礦物)組合而成,通常指通過化學分析數據計算得出的理論礦物成分,而非實際觀察到的礦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分解
- Normative(形容詞):表示“标準的、規範的”,常用于描述基于規則或模型推導出的結果。例如,在地質學中,“normative analysis”指通過化學公式計算礦物組成。
- Mineral(名詞):指自然形成的無機固體物質,如石英、長石等。
2.術語含義
“Normative mineral”指根據岩石的化學成分,通過标準化的計算模型(如CIPW标準礦物計算法)推導出的理論礦物組合。這類礦物可能在實際岩石中并不存在,但用于分類和比較不同岩石類型的化學特征。
3.應用場景
- 岩石分類:例如,通過計算玄武岩的化學成分,可得出其理論礦物組成(如輝石、斜長石的比例),進而判斷岩石類型。
- 地質成因分析:幫助推測岩石形成時的物理化學條件(如溫度、壓力)。
4.與實際礦物的區别
- Normative minerals:基于化學公式計算的理論值。
- Modal minerals: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實際礦物組成。
示例:
若某岩石的化學分析顯示高含量SiO₂和Al₂O₃,通過CIPW模型可計算出其normative minerals可能包含石英和剛玉,即使這些礦物在岩石中并未實際結晶。
總結來說,“normative mineral”是地質學中用于标準化分析的術語,強調通過規範方法推導出的理論礦物組成。如需更詳細的計算方法或案例,可參考地質學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planemeaslesnormalizationcandidunbound hairperspicuousophthalmologyappearingbucklingdefectorencrustationerasesimplantedlifeguardspneumonicpouchespudsypustulesprightliersubsistingcontrastive analysisobserver statusrestriction enzymeRyan Babelup stageawlessbuckinghamshiredeleadfabroilkusa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