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mə'tɜːnəlɪzəm/
n. 母性;縱容,溺愛
Dr. Halsey felt a curious mix of revulsion and maternalism.
哈爾茜博士有一種混合着反感和溺愛的奇怪感覺。
n.|motherhood/connivance;母性;縱容,溺愛
"maternalism"(母性主義)是指基于母性關懷理念的社會意識形态與實踐模式,特指将母親角色擴展至公共領域的政治策略。該概念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歐美社會改革運動,主張通過模仿母親對子女的撫育方式,建立國家層面的社會福利制度。
從曆史維度看,母性主義表現為三個核心特征:
現代社會學研究揭示其雙重性:一方面促進兒童保護立法(如英國1906年《教育供餐法案》),另一方面固化性别分工模式。劍橋大學社會政策系教授Ann Orloff指出,這種"關懷倫理"既挑戰了傳統公共領域邊界,又再生産了性别不平等結構(參考:Orloff, A. S. 1993. Gender and the Social Rights of Citizenship: State Policie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8(3), 303-328.)。
在公共衛生領域,母性主義催生了專業助産士制度改革。如加拿大1920年《助産士注冊法案》既提升了母嬰健康水平,又引發産科醫生與助産士的職業管轄權争議(參考:Mitchinson, W. 2002. Giving Birth in Canada, 1900-1950.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maternalism" 是形容詞 "maternal" 的名詞形式,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
基本定義 指與母性特質相關的屬性或行為模式,強調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保護等特征。在醫學和社會學語境中,常涉及母嬰健康、母系親屬關系等具體領域(如産婦死亡率、母體抗體等概念)。
詞源構成 由詞根 "maternal"(母親的)加後綴 "-ism" 構成,後綴表示某種特性或學說。該詞在英語中具有雙重屬性:
使用注意 該詞屬于正式用語,在學術文獻中出現頻率較高。日常使用中更常見其形容詞形式 "maternal",例如:
需要區分近義詞 "motherliness" 更側重情感層面,而 "maternalism" 更強調系統性特質或理論體系。
art roomnational flagstooppesticidebumpyprecipitationappointeecockloftdecryingGodoymysteriespurportlesssuppliestugboatbounded byfermentation processMontreal Protocolnew generationorgan transplantprotein isolateSimplified Chinesetibetan mastiffwrinkle upavocetbacchantedietrichitediskfaxelectrothermykayserN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