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ləʊd/ 美:/'loʊd/
複數:lodes
n. 礦脈;豐富的蘊藏
n. (Lode)人名;(芬)洛德
The region's lodes attracted geolog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這個地區的金屬礦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地質學家。
The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newly discovered rich lode in this province.
政府部門正想辦法充分利用該省新發現的豐富礦藏。
We do our best to keep the lodes intact in this area.
我們盡最大努力保持該地區的礦脈完好無損。
This was the mother lode.
這是主礦脈。
Her own experiences have provided her with a mother lode of material for her songs.
她自身的經曆為她的歌曲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
We discovered the rich lode bellied out.
我們發現豐富的礦脈突然增大了。
To the lode of her agony.
總是她痛苦的礦藏。
To displace or move a vein lode, or stratum, for example.
(地層,礦脈等)轉位,滑動置換或移動(例如水脈、礦脈、地層等)。
n.|roke/wythern;[地質]礦脈;豐富的蘊藏
"lode"是地質學和采礦工程領域的專業術語,指天然形成的金屬礦石富集帶,通常以脈狀形态存在于岩石裂縫或斷層中。其核心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
礦物富集性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定義,lode特指通過熱液活動、沉積作用或變質作用形成的礦石聚集帶,常見于石英脈或硫化物礦床中(來源:usgs.gov/mineral-resources)。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Mother Lode金礦帶,曆史上産出超過3800噸黃金。
地質結構特征
英國地質學會(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指出,lode通常與圍岩存在明顯邊界,寬度從幾厘米到數十米不等,延伸可達數公裡(來源:geolsoc.org.uk/rock-cycle)。這類礦脈的形成多與地殼運動導緻的裂隙填充相關。
法律與礦業權界定
在采礦法中,lode與松散沉積的砂礦(placer)有嚴格區分。美國1872年《通用礦業法》将lode定義為"岩石中的礦脈或礦層",其開采權歸屬遵循"發現即占有"原則(來源:blm.gov/mining-laws)。
該詞源自古英語"lād",原意為"道路"或"通道",後引申為礦石富集的天然路徑。現代應用中,lode也用于比喻豐富資源的集中地,如"知識礦脈"(lode of knowledge)等文學表達。
lode 是英語中的名詞,主要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核心定義
指天然形成的金屬礦脈或礦藏,特指含有經濟價值的礦石礦床。在地質學中表示被周圍岩石明确界限分隔的礦體(如、3、5所述)。例如:"The metalliferous ore that fills the fissure is called a lode"(填充裂隙的金屬礦石稱為礦脈)。
發音與詞源
引申含義
可比喻為豐富的來源,如:"a rich lode of opportunities"(大量機會的源泉)(例句)。這種用法常見于文學或商業語境。
專業領域應用
同義詞與辨析
近義詞包括vein(岩脈)、deposit(礦床),但lode更強調礦脈的整體性和經濟價值。與"load"(負荷)僅發音相同,語義無關。
例句參考:
"The explorers discovered a silver lode in the mountains."(探險者在山區發現了銀礦脈)
"Historical archives are a lode of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ers."(曆史檔案是研究者的信息寶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