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heɪdəl/
adj. 超深淵的(一般指6000米以下深水)
"hadal"是海洋學術語,專指海洋中最深的海域區域,來源于希臘神話中的冥界之神"Hades",形容該區域極端高壓、黑暗且難以探測的環境特征。根據《海洋科學術語》國家标準(GB/T 15918-2021),其定義包含以下核心内涵:
深度界定
hadal帶特指水深超過6,000米的海域,主要分布于海溝和深淵帶。這一深度約占全球海洋總面積的1%,但深度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環境特征
hadal區具備每平方厘米1.1噸的水壓、接近冰點的水溫(0-3℃)及完全無光條件,其生态系統的能量來源依賴上層海洋沉降的有機碎屑。
生物適應性
該區域生物如深淵鈎蝦、管狀蠕蟲等通過基因特化實現高壓耐受,例如體内積累三甲胺氧化物(TMAO)以對抗蛋白質結構破壞。
科研意義
hadal帶是研究地球闆塊運動、生命起源及極端環境生物技術的天然實驗室,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曾于2020年在此區域完成全球首次萬米級人工誘餌實驗。
以下是關于單詞hadal 的詳細解釋:
Hadal 用于描述海洋最深區域(通常指水深超過6000米)的環境或特征,中文譯為“超深淵的”或“深淵底的”。該詞源于希臘神話中的冥界“Hades”,象征極深、黑暗的海洋環境。
科學領域:
主要用于海洋學、地質學或生物學中,描述深海海溝、超深淵帶(hadal zone)的生物或地質現象。
例句:
The hadal zone is one of the least explored regions on Earth due to extreme pressure and darkness.
(由于極端壓力和黑暗,超深淵帶是地球上探索最少的區域之一。)
搭配詞彙: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詞典來源(如、2、7)。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