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kalpa是什麼意思,kalpa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n. (梵語)劫(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曆若幹萬年毀滅一次,重新再生,這一周期為一劫)

  • n. (Kalpa)人名;(芬)卡爾帕

  • 例句

  • But following the translation of the manuscript, events surrounding the Kalpa Vigraha suddenly took a mysterious turn.

    就在箱子裡的手稿内容被破譯出來以後,一切關于這個銅像的事情出現了離奇的突變。

  • Ayu-Kalpa - a variable time span representing the life expectancy of a typical human being in a particular era or yuga.

    阿玉-劫-一個變量的時間跨度代表壽命的一個典型人類在特定的時代或尤加。

  • Vessels were of many types Their construction is vividly described in the Yukti Kalpa Taru an ancient Indian text on Ship-building.

    他們有很多建造類型的船,廣泛地在古印度文獻Yukti Kalpa Taru的造船業部分描述。

  • 專業解析

    Kalpa(劫)是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等印度宗教體系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時間單位,代表着宇宙尺度上極為漫長、近乎無法想象的一個周期。其核心含義如下:

    1. 宇宙時間周期的象征: Kalpa 最核心的意義是指一個完整的世界周期,從宇宙的創造、持續、衰敗到最終毀滅(空)的全過程。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年數,而是用來表達超越人類日常經驗的時間浩瀚性。在佛教中,一個劫的長度常被比喻為:用輕柔的天衣每百年拂拭一次方圓40裡的巨石,直至巨石被磨滅所經曆的時間;或裝滿芥子的大城,每百年取出一粒,直至取盡所經曆的時間。這突顯了其無限漫長、難以計量的特性。

    2. 大劫與小劫:

      • 小劫 (antara-kalpa): 通常指一個增減劫。根據佛教《俱舍論》等經典,人壽從84000歲開始,每百年減一歲,減至10歲,這是一個“減劫”;再從10歲開始,每百年增一歲,增至84000歲,這是一個“增劫”。一減劫加一增劫構成一個小劫。
      • 中劫 (包含20個小劫): 由20個小劫(即20個增減劫)構成。
      • 大劫 (mahākalpa): 包含四個階段(成、住、壞、空),每個階段為一個中劫(20小劫),因此一個大劫包含80個小劫。一個大劫代表世界一次完整的“生、住、異、滅”的循環。
    3. 在佛教教義中的意義:

      • 輪回與無常的體現: Kalpa 的長度直觀地展示了輪回的漫長和世界的無常。即使經曆如此漫長的時間,衆生仍在生死中流轉,世界也在成住壞空中循環,這深刻印證了“諸行無常”的佛法根本教義。
      • 修行與成就的背景: 佛陀常以“曆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方成佛道”來說明成就佛果的艱難與所需時間的久遠。菩薩需要經曆無數劫的積累福德智慧、修習六度萬行才能最終覺悟。這強調了菩提心的堅定和修行的持久性。
      • 宏觀的時間觀: Kalpa 教導信徒以超越個人生命甚至人類曆史的宏觀視角來看待時間和存在,有助于放下對短暫世間的執着。
    4. 在印度教中的意義: 在印度教中,Kalpa 同樣指梵天的一天(或一夜),相當于43.2億個地球年。梵天的一天包含1000個Mahayuga(大時代周期)。一個Kalpa結束時,世界會被毀滅,然後在梵天的第二天開始時被重新創造。這同樣體現了宇宙循環創生與毀滅的觀念。

    Kalpa(劫)是印度宗教哲學中一個核心的宇宙時間概念,象征着超越人類想象的、循環往複的宏大時間尺度。它不僅是計量單位,更是承載着關于世界無常、輪回本質、修行持久性以及宇宙周期性生滅等深刻哲理的核心象征。理解Kalpa對于把握佛教、印度教的世界觀和修行觀至關重要。

    來源說明: 由于本次查詢未檢索到可直接引用的具體網頁鍊接,以上解釋基于公認的佛教、印度教經典(如《阿含經》、《俱舍論》、《摩诃婆羅多》、《往世書》等)及權威宗教學術著作中對“Kalpa”概念的闡釋。為确保原則(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内容嚴格依據這些傳統宗教經典和學術共識進行構建。

    網絡擴展資料

    根據多個權威詞典的解釋, 單詞"kalpa"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源自梵語"कल्प",指印度宗教哲學中宇宙從生成到毀滅的完整周期。在佛教和印度教典籍中,常用來描述超越人類日常認知的時間尺度。

    2. 時間周期解釋 • 具體數值存在不同說法:部分經典記載為43.2億年(如《摩诃婆羅多》計算方式),也有經典簡稱為"若幹萬年" • 1劫包含4個階段:成、住、壞、空,對應宇宙形成、存續、毀滅、虛空的過程

    3. 宗教文化意義 • 作為時間計量單位,常見于《往世書》等古印度典籍 • 佛教《大智度論》中将劫分為大劫、中劫、小劫等不同層次 • 在密宗修行體系中,象征破除時間桎梏的覺悟過程

    4. 現代語境應用 • 英語發音為/ˈkælpə/(英美發音一緻) • 同義詞包括aeon(永世)、epoch(紀元) • 在奇幻文學和電子遊戲中常被借用為世界觀設定元素

    5. 相關公式 古印度數學經典中劫的計算方法: $$ 1, text{劫} = 1000 times 4,320,000 = 4,320,000,000, text{年} $$ 其中基礎單位采用印度特有的時間進制系統。

    注:由于不同教派對劫的具體定義存在差異,建議參考具體宗教典籍獲取更精準的闡釋。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toiletshrimpverseshare withfootlewarn offannymavericksmediumsreprobatedshinessynagoguetradeoffWillaArkansas Rivercolor shadingfunnel chestlow costonly whenpink coloursoftware systemanguilluliasisAnimikeanbronchohydropericardiuminalterabilityketonemiamacramememisterC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