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ɡuːɡɒl/ 美:/'ˈɡuːɡɔːl/
複數:googols
n. 10的100 次方;天文數字
The power of this explosion is googol times of ordinary bombs.
這種爆炸産生的威力是普通炸彈的10的100次方倍。
He is so bored that he is manually calculating the value of googol.
他太無聊了,在手動計算10的100次方的數值。
This googol can be worked out by using an advanced calculator.
十的一百次方可以用先進的計算機計算出來。
If that's not mindboggling enough, a googolplex is a number with a googol number of zeros.
如果這個數字還不算難以想象的話,1 googolplex是‘1’後面跟有1 googol 個‘0’。
And the generation of big prime number and the googol computation are also solved in this system.
在系統的實現過程中,還主要解決了大素數的生成以及大數運算等問題。
Just five years ago a googol was an obscure, unimaginable concept: the number one followed by 100 zeros.
五年前googol還是一個難懂的無法想象的概念:數字1後面跟着100個0。
And there was an even better word, a real beauty-a googolplex. A googolplex was ten multiplied by ten a googol number of times.
還有個更好的詞,真正迷人的詞——“古戈爾·普勒·克斯”,1個古戈爾·普勒·克斯是10的古戈爾次方。
Based on this, kinematics relations of GPM series 2-dof parallel mechanism, which excogitated by Googol Technology Ltd, are analyzed in this project.
基于此,本文對固高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GPM系列2 - DOF并聯機構的運動學關系進行了分析。
n.|astronomical figures;10的100 次方;天文數字
“Googol”是一個數學術語,表示數字10的100次方,即1後面跟着100個零,寫作: $$ 10^{100} = 1underbrace{000ldots000}_{100個零} $$ 它的來源和意義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數學定義與背景
Googol由美國數學家Edward Kasner的外甥Milton Sirotta于1938年提出,後來Kasner在其著作《數學與想象》中推廣了這個概念。它被用來描述遠超實際物理世界數量級的數,例如,可觀測宇宙中的原子總數約為$10^{80}$,遠小于Googol。
名稱的誤用與Google公司的關聯
1998年,谷歌(Google)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原本想以“Googol”命名公司,寓意“整合海量網絡信息”。但注冊時因拼寫錯誤成了“Google”。這一名稱既保留了原詞的宏大含義,又成為互聯網搜索的代名詞。
文化意義
Googol在數學中常用于闡釋“無限大”的概念,而谷歌公司的成功也讓這一術語從學術領域走向大衆視野,成為科技與創新的象征。
如需更深入的數學應用或公司曆史細節,可參考Kasner的原著或谷歌的官方資料。
詞性: 名詞
發音: /ˈɡuːɡəl/
定義: googol指的是數字1後面跟着100個零,也就是10的100次方。
用法:
解釋: googol這個詞是由美國數學家Edward Kasner在20世紀30年代創造的。他向其9歲的甥子Milton Sirotta問道:“你知道這個數字有多大嗎?”Milton回答:“googol!”這個詞後來被Kasner用來表示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近義詞: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