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olization是什麼意思,enolizatio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有化] 烯醇化作用
專業解析
烯醇化(Enolization) 是指含羰基化合物(如醛、酮)中的一個α-碳原子失去一個質子(H⁺),形成碳負離子中間體,隨後該碳負離子與羰基氧原子發生共振,最終生成烯醇式結構的過程。這是酮-烯醇互變異構(Keto-enol tautomerism)的關鍵步驟,涉及α-氫的酸性和分子内質子轉移。
詳細解釋與機理:
- 反應本質:羰基化合物(如丙酮)的α-碳上的氫(α-H)具有一定的酸性。在堿(如OH⁻或OR⁻)作用下,α-H被奪去,形成烯醇負離子(enolate ion)中間體。該負離子是共振雜化體,負電荷可離域在α-碳和氧原子上。
$$ce{ underset{text{酮式}}{R-C(=O)-CH_2-R'} + B^- -> R-C(=O)-overset{-}{C}H-R' leftrightarrow R-overset{-}{C}(-OH)=CH-R'} $$
- 生成烯醇:烯醇負離子從溶劑或其它質子源(如水或醇)中獲取一個質子(H⁺),通常加在氧原子上,形成烯醇(enol)。烯醇是含有羟基(-OH)直接連接在雙鍵碳(C=C)上的不飽和醇。
$$ce{ R-overset{-}{C}(-OH)=CH-R' + H_2O -> underset{text{烯醇式}}{R-C(OH)=CH-R'} + OH^-} $$
- 互變異構平衡:生成的烯醇不穩定,會通過分子内質子轉移(通常需要酸或堿催化)可逆地變回酮式結構。酮式和烯醇式互為互變異構體,處于動态平衡中。對于大多數簡單酮(如丙酮),平衡強烈偏向酮式一側(烯醇含量極低)。
重要性與應用:
- 有機合成基石:烯醇負離子是極強的親核試劑,是衆多重要碳-碳鍵形成反應(如羟醛縮合、克萊森縮合、烷基化、酰基化等)的關鍵中間體。
- 生物化學:許多生物代謝途徑(如糖酵解中的磷酸二羟丙酮異構化)涉及烯醇化步驟。
- 反應活性:烯醇化增加了羰基α-位的反應活性,使其易于發生鹵代、氧化等反應。
引用來源:
- IUPAC Gold Book - Enolization: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對烯醇化的權威定義。 (https://goldbook.iupac.org/terms/view/E02119)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 Publications: 提供關于酮-烯醇互變異構機制、動力學和熱力學的詳細讨論,強調其在反應機理中的核心作用。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ed077p921)
-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 - Chemical Science: 闡述烯醇化在不對稱合成和催化反應中的應用進展。 (https://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chemical-science/)
網絡擴展資料
enolization(烯醇化作用)是有機化學中的專業術語,指分子(如酮類化合物)通過結構重排形成烯醇式結構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發音
- 音标:英式發音為 [ˌenəlaɪ'zeɪʃən],美式發音為 [ˌenəlaɪ'zeɪʃən]。
- 核心含義:分子中的酮式結構(羰基,C=O)轉化為烯醇式結構(烯醇,C=C-OH)的化學反應,通常涉及酸或堿催化。
2.化學意義
- 反應機制: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羰基相鄰的α-氫被脫去,形成烯醇負離子中間體,最終生成烯醇結構。例如,丙酮在堿性條件下可轉化為烯醇式。
- 動态平衡:酮式與烯醇式結構常處于互變異構平衡狀态,具體比例取決于分子結構和反應條件。
3.應用領域
- 有機合成:烯醇化是羟醛縮合、克萊森縮合等關鍵反應的前置步驟。
- 藥物化學:例如苯巴比妥(一種鎮靜劑)的合成利用了其烯醇化性質。
4.學科分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反應機制或應用案例,可參考化學教材或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