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糖
You can eat cotton candy.
你*********棉花糖。
At the end of a long day, a cotton candy vendor awaits customers in Zawra Park, home to an amusement park and the city zoo.
在漫長的一天結束時,一個棉花糖小販在 Zawra 公園等着顧客,公園内有遊樂園和城市動物園。
They gazed at cotton candy sky.
他們盯着棉花糖一般的天空。
You can have cotton candy.
你*********棉花糖。
Do you like eating cotton candy?
你喜歡吃棉花糖嗎?
|candy floss;棉花糖
棉花糖(cotton candy)是一種由糖制成的蓬松絮狀甜食,其制作原理是将砂糖加熱熔化後通過離心力形成細絲狀結構。這種食品在不同英語國家有多個别稱,包括英國常用的"candyfloss"和澳大利亞、新西蘭使用的"fairy floss"。
從曆史發展來看,現代棉花糖技術起源于19世紀末。1897年牙醫威廉·莫裡森與糖果師約翰·C·沃頓合作發明了首台電動棉花糖機,并在1904年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上首次公開展示。美國國家棉花糖協會的檔案資料顯示,這項發明革新了傳統制糖工藝,利用離心機原理将熔化的糖漿通過微孔噴射形成細絲。
食品科學領域的研究表明,棉花糖的獨特質地來源于蔗糖的物理特性。當砂糖被加熱至186°C時形成熔融态,在每分鐘3400轉的離心力作用下,液态糖通過直徑約50微米的小孔形成直徑約30微米的糖絲(《食品科學技術評論》2018年刊載論文)。現代食品工業标準要求成品棉花糖的濕度需控制在0.2%以下以保證酥脆口感。
在文化象征層面,美國嘉年華協會的年度報告指出,棉花糖已成為遊樂場和嘉年華活動的标志性食品,其市場消費量在夏季活動期間增長達300%。英國飲食文化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約78%的英國人将棉花糖與童年回憶相關聯。
cotton candy 是美式英語中對"棉花糖"的專有名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定義
指一種将熔化的蔗糖通過離心機制成的絲狀糖果,因其蓬松的纖維結構形似棉花而得名。該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初(1900-1905年),常見于遊樂園、嘉年華等場合。
與marshmallow的區别
在英語中,marshmallow指用明膠、糖漿制成的軟糖(如市售袋裝棉花糖),而cotton candy特指需用機器現制的絮狀糖絲。兩者中文雖都譯作"棉花糖",但材質和形态不同。
隱喻用法
可形容"看似美好但缺乏實質的事物",例如:"His promises were just cotton candy."(他的承諾如棉花糖般虛幻)。
發音與拼寫
英式發音為[ˌkɒtn ˈkændi],美式發音為[ˌkɑːtn ˈkændi]。注意拼寫中兩個單詞需分開,不能連寫。
例句
拓展提示:該詞在流行文化中常被用于歌詞或詩歌,如韓國女團RESCENE的歌曲《Cotton Candy》就用其比喻甜蜜輕盈的情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