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bæθɪsfɪər/ 美:/'ˈbæθɪsfɪr/
n. 球形潛水裝置(深海調查用的)
The bathysphere, limited to depths of about 900 meters (3,000 feet), has been supplanted by the safer and more navigable bathyscaph.
潛水深度限制在900米,現已被更安全、更能航行的深海潛測艇所代替。
bathysphere 是一個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海洋學領域,具體解釋如下:
bathysphere 指一種球形深海潛水裝置,通常通過鋼纜下放到深海,用于水下探索和觀測海洋生物。其名稱由希臘語詞根“bathy-”(意為“深”)和“sphere”(球體)組成,直譯為“深海球體”。
該裝置于20世紀30年代由美國生物學家威廉·畢比(William Beebe)和工程師奧蒂斯·巴頓(Otis Barton)首次使用,曾在百慕大附近海域下潛至923米深度,成為早期深海探索的标志性工具(注:具體人物信息需結合更多資料驗證,此處為補充背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或曆史案例,可參考海洋學專業文獻或權威科技史資料。
'bathysphere'是一個英語單詞,指的是一種潛水艇,用于深海探險。以下是該詞的詳細解釋:
'bathysphere'通常用于描述一種探險工具,它可以承受極高的水壓,以便深入海洋底部。這種潛水艇通常由一對球體構成,其中一個球體是乘客區,另一個則是用于控制的球體。
'bathysphere'一詞源于希臘語,"bathos"意為深度,"sphaira"意為球體。因此,'bathysphere'的字面意思是"深度球體"。這種潛水艇的發明為海洋探險提供了新的機會,使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研究海洋深處的生物和地質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