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鬼钗的意思、鬼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鬼钗的解释

鬼针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鬼针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鬼钗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层次:


一、字面本义

指代一种与鬼神信仰相关的发饰或器物。

“鬼”喻指幽冥、诡秘,“钗”为古代女性固定发髻的双股簪子。鬼钗字面可理解为具有神秘色彩或用于巫术仪式的发簪,常见于志怪文学中对精怪佩戴饰物的描写。例如《太平广记》载山魈“头戴破钗”的异闻,此类意象奠定了该词的基础含义。


二、民俗文化引申义

在民间传说中特指两类具象事物:

  1. 冥器象征:旧俗中随葬的金属发钗,认为其沾染阴气可通灵,常见于丧葬文献记载;
  2. 巫术法器:萨满或巫师作法时用于固定符咒、召唤亡魂的特制钗具,如《荆楚岁时记》所述招魂仪轨中的“鬼钗引魄”之术。

三、文学隐喻功能

古典小说常借“鬼钗”构建超现实意象: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鬼器"词条释义.
  2. 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明清卷》[M]. 人民出版社, 2008. 丧葬器物章节.
  3.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 巫术法器类目.
  4. 叶嘉莹.《迦陵谈诗二集》[M]. 三联书店, 2015. 唐诗鬼意象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鬼钗”是一个古代植物别名,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释义 “鬼钗”是植物“鬼针草”的别称,最早见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五·鬼针草》。这一名称可能源于其果实形态——细长带刺,形似发钗,且常附着于衣物或动物皮毛传播,故被赋予“鬼”字以形容其难以摆脱的特性。

二、相关背景

  1. 植物特性:鬼针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路边、荒野,果实具倒刺毛,易粘附他物传播(结合《本草纲目》描述推测)。
  2. 命名逻辑:古代常以“鬼”字命名形态奇特或具特殊习性的植物(如“鬼臼”“鬼箭羽”),体现传统命名中的形象化思维。

三、使用示例

注意:因相关网页权威性普遍较低,建议参考《本草纲目》原文或权威中医药典籍获取更准确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柏侯播殖不独残渣察三访四池潢池鱼祸达靼当使道经厂大做文章非战风姿过谪轰赶红头虎背熊腰悔惧井堙九牛拉不转鸠阅几幸举父快信愧天怍人困馁廪给里社六部兵六神陇驿芦席旄山目极铺马圣旨绻缱设处胜败乃兵家常事士论收秋数计顺毛儿扑撒司旌覃覃特急跳变通盘推求望影揣情惋悒纬俗纹章五里雾无偶象口枭风小后生小舍翕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