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国策 ”。
“国筴”是“国策”的异体写法,其核心含义与“国策”一致,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国筴”指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包含两个维度:
用字解析
“筴”为“策”的异体字,古汉语中二者常互通。“国策”中的“策”强调谋略性,而“国”在汉字中本义指拥有土地、人民和主权的政体。
相关扩展
与“国筴”相关的成语包括“蠹国病民”(指危害国家)、“国将不国”(形容国家危亡)等。这些词汇多用于强调国家治理的严肃性。
注意:由于的权威性标注为“极低”,建议通过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进一步查证。若需完整成语列表,可查看来源。
“国策”是指国家的政策或方针。它是指导国家整体发展、进行施政的准则和原则。国策决定了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根据现代汉字规范,拆分“国策”的部首为“囗”和“竹”,为“囯”和“竹”。
“国策”的总笔画数为12,其中“国”字为4画,“策”字为8画。
“国策”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礼记·曲礼上》:“国策者,世所以存终也。”这里“策”指的是政治的考虑和决策,与国家的存续息息相关。
“国策”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國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中,“国”字的形态和现代写法相似,而“策”字则有所不同,它的上部分是“竹”,下部分是“朿”,整体写得更加简洁。
1. 在新的五年规划中,国策确定了发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2. 这个国家将实施一系列国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1. 国家 2. 国民 3. 政策 4. 发展 5. 施政
1. 国策 - 国家政策 2. 国策 - 国是政策 3. 国策 - 国政 4. 国策 - 国策要论
1. 国策 - 地方策略 2. 国策 - 个人策略 3. 国策 - 游离策略
暗礁焙烧避世笔下不顾死活初愿粗衣淡饭大侯大事记鵰翎箭缔架隄水东表分行布白腐肠咯碌公畴沟中瘠还隐豪剧猾乱件目及等介字荆山之玉冀愿隽永具瞻口味宽厚篮胁冷布两重离杯曼音面蕃冥途迷月排遣配戏偏斜批子签押钦伏穷索七足八手如初森绿折实四书院天欃跳白果踢透为理翁婿无姑闲叠箱奁乡收嫺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