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浮烟的意思、浮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浮烟的解释

亦作“浮烟”。飘动的烟气或云雾。 晋 左思 《吴都赋》:“飞爓浮烟,载霞载阴。” 唐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诗:“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明 高启 《赠醉樵》诗:“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余荣未光,弃若浮烟。” 姚雪垠 《长夜》五:“童年的生活想起空幻得像水上的浮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浮烟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飘浮的烟雾或云气

指悬浮在空中的轻烟、雾气或尘埃,具有动态轻盈的特征。

例:

“山间晨雾散作浮烟,萦绕林梢。”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浮烟”的基础定义,指“飘动的烟” 。


二、文学意象:象征虚幻、短暂或迷离之境

在古典诗词中常隐喻转瞬即逝的景物、难以捉摸的愁绪或虚无缥缈的意境。

例:

唐代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浮烟”暗喻羁旅孤寂(《全唐诗》卷160) 。

文化关联:中国山水画中“浮烟”技法表现远山朦胧,体现道家“虚实相生”哲学(《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 。


三、引申义:指代浮华不实的事物

偶用于批判社会风气,喻指表面虚华而缺乏根基的现象。

例:

清代笔记《阅微草堂笔记》评“名利如浮烟,聚散终有时”,警示世人超脱物质执念 。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彭定求 等编.《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60.
  3.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4.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浮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文学意象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词义

“浮烟”指飘动的烟气或云雾,常用来形容轻盈、缥缈的自然景象。例如:“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唐·司空曙),通过雾气与竹影的叠加,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二、引经据典

  1. 《吴都赋》:晋代左思以“飞爓浮烟,载霞载阴”描绘江南烟霞交错的景色,突显自然变幻之美。
  2. 哲学隐喻:明代高启在诗中写道“世间万事如浮烟”,将浮烟比作人生的虚妄与短暂,带有超脱尘世的意味。

三、文学意象拓展

该词常被用于表达两种意境:

四、应用示例

“浮烟”既是具象的自然现象描述,也是文人寄托情感、哲思的载体。如需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等古诗。

别人正在浏览...

白藏百页窗鞭春比户臂有四肘常平盐谄走程门度雪大锉碓德元电征调身風火否则腐精诰章根极故公贵昌虾蟆头幡酣讴豪宦咴儿咴儿火斾骄稳裌衣九通衢击越军规累俘了得理心脉礼买死缅怀靡响目标内祭祀盘针缥帙前恶前仰后合乾燥怯慑仁朴热食三反四覆三柳山屏升压射正示爱率土宅心太皇太后帑储天子妃完璧归赵万马齐喑渥太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