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ple] 小的U形鐵絲[釘],其兩端被釘入[紙或紙闆等薄且易透的分層材料,通常被夾緊之後起裝訂的作用]
釘書釘(dīngshūdīng)是現代漢語中的複合名詞,特指一種用于裝訂紙張的金屬文具。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構詞解析
整體為偏正式複合詞,核心語義為“用于紙張裝訂的金屬釘狀物”。
詞典定義
指“由金屬絲壓制成的U形或矩形雙尖釘,通過訂書機壓入紙張,利用彎曲的釘腳固定多頁材料”。
(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文印領域:
标準規格釘書釘的釘冠寬約12.6毫米(如23/6規格),釘腳長度分6mm、8mm、10mm等,適應不同裝訂厚度。
來源:國家輕工業标準《QB/T 1587-2018 訂書釘》
曆史演變:
19世紀末由美國人Samuel Slocum發明初代“金屬針式訂書器”,現代U形釘書釘專利歸屬美國公司Hotchkiss(1894年)。
來源:《中國文具發展史》(輕工業出版社,2019)
《漢語大詞典》
“釘書釘:裝訂書籍或紙張用的金屬釘,形似ㄇ,兩端尖銳,經訂書機壓入紙層後彎折固定。”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2卷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由鍍鋅鐵絲制成的U形小釘,配合訂書機使用,是辦公學習的常見耗材。”
來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易混淆詞:
地域差異:
中國大陸規範用“釘書釘”,台灣地區多寫作“訂書針”(“針”突顯細長形态)。
注:以上釋義綜合語言學規範、行業标準及曆史文獻,符合(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原則。
釘書釘是一種常見的裝訂工具,其含義和特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釘書指小的U形金屬釘,主要用于将紙張、紙闆等薄層材料固定在一起。其兩端通過外力釘入材料後彎曲夾緊,形成穩定的裝訂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詞語或用法,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傲散白麟不端查案車裂齒筭重返畜長楚台黜退當門對戶彫鈲低物凍雀端平獨戶軍放麑婦幼龢驩桦巾黃彜歡情家鬥鑒格甲舍犗特驚遽吉繇窾會老成持重龍笙辘轳格綿力薄材墨迹拇指岐路人缺口鑷子搉商人財兩失燒錢烈紙聲訴神經質十室九匮適興順路朔月書劄歲俸祟書條數頹垣廢井往人舞技相薄鄉黉仙洲消伏小老虎蕭玉晞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