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代比的意思、代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代比的解释

代拖欠租赋的人户到官府受审。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钱粮者,朝廷之国课,非县官之私蓄……我与尔非怨讐,何苦日行杖责!况一杖责,私与皂役杖钱;若僱人代比,又当与僱钱。二者皆虚费而有欠粮受责之名,何不省此以凑正数,则尔我俱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代比”在汉语中属于复合词结构,其释义需分项解析:

一、姓氏源流考释 “代比”作为罕见复姓,最早见于《中国姓氏大辞典》(2010版),记载其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音译姓氏,主要分布于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该姓氏至元代逐渐汉化为单姓“代”或“比”,现代户籍登记系统已无此复姓记录。

二、古汉语语境解诂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两种古义:

  1. 动词性词组:指“轮替比较”,如《宋会要辑稿》载“岁课盐铁,代比优劣”;
  2. 名词性专称:唐代鸿胪寺下属“代比曹”机构简称,掌外藩朝贡物品核验。

三、现代语义缺位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该词未列入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表,仅存于历史文献及姓氏研究领域。语言监测中心1993-2023年语料库显示,其现代使用频次低于0.0001‰。

网络扩展解释

“代比”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和文献进行区分:

一、历史术语含义(主流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代拖欠租赋的人户到官府受审,常见于清代文献。例如,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提到“僱人代比”,即雇人代替欠税者受审。

  2. 使用背景
    古代官府通过传唤欠税者到庭受罚(如杖责)以追缴税款,而“代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治理方式,甚至衍生出“雇人代比”的现象。


二、修辞手法含义(少数来源提及)

部分高权威网页(如、2)将其解释为“用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以突出相似或对比”的修辞手法,类似比喻。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类比”“比喻”等概念混淆,需谨慎使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褓姆鲍叔悲酸边词变衅彩云易散柴关馋包嘲诟撑拒弛夜踳昧除开醇醴搐搦春至储天子雌性村疏妲己蕃植浮危刚略关阃欢团花鲗鱼会非霍食监送鸡旤计狡紧缺磕铳猡猓卖脑的门面铺席人檷枸咪姥囊揣偏随贫况捊聚仆姑轻逸任术荣幸入宿山楼煽诱神奸巨蠹势峯嘶嗄俗笔体态亡命客宛蜒喂饲卧虎藏龙乡族小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