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乡族的意思、乡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乡族的解释

家乡氏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人》:“细审小人出处,初不敢言;固詰之,始自述其乡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乡族(xiāng zú)是汉语复合词,由“乡”与“族”组合而成,其含义随时代演变,核心指代基于地缘与血缘关系形成的群体。以下是权威释义及考据:


一、本义:同乡同族的群体

指代聚居在同一地域、具有宗族关联的群体。

文献依据:

《礼记·祭义》载“居乡以齿”,郑玄注:“乡,族也。” 体现地缘与血缘的早期关联。

《汉语大词典》释义:“乡族,同乡同族之人。”


二、引申义:地方宗族势力

古代指地方上以宗族为核心的势力集团,兼具社会治理功能。

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乡族”常承担赋税征收、纠纷调解等职责,如《明史·食货志》提及“乡族督粮”。

学术参考:

费孝通《乡土中国》分析:“乡族是血缘与地缘重叠的社会单元。”(商务印书馆,1948)


三、现代语义:地域性文化共同体

当代侧重文化认同,指共享方言、习俗的地域群体。

例证:

闽南语中“乡族”仍用于指代同乡会馆组织。

工具书佐证: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注:“由同乡形成的群体。”


四、构词与语义演变


五、相关概念辨析

术语 核心差异
乡族 地缘为主,含血缘纽带
宗族 纯血缘世系群体
乡党 纯地缘关系(无血缘约束)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费孝通.《乡土中国》. 商务印书馆, 1948.
  4. 王力.《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1999.

网络扩展解释

“乡族”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乡族(拼音:xiāng zú)指家乡的氏族或同族,强调以血缘或地域为纽带形成的群体关系。该词常见于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例如:

二、用法与语境

  1. 文学引用:古代诗词中常以“乡族”表达对故土亲族的眷恋,如宋代仇远诗句“远也久违乡族去,忍将椒酒酹斜晖”。
  2. 历史背景:该词反映了传统社会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常见于描述地方治理、宗族互助等场景。

三、补充说明

需注意与“东乡族”(中国少数民族)区分。后者是甘肃省特有的民族,以伊斯兰教信仰和蒙古语族语言为特征,与“乡族”一词无直接关联。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学作品或民族文化的细节,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慠猛百日青白石脂包庇犇蹙鼈化残烧场次城坞虫罗愁怅穿城初度蹙敌翠蓝错纷调态蹛嵲風亭觥秋钩引归逊孤岚横恣黄号唤质诲盗诲淫假税节目单九圣抉面枯毫轑铛类丑軨轩礼请留意率尔操觚蒙松雨门垣民黎内号能言家狞鳞炮宰敲锣放炮渠答惹事生非上纲上线姗诮山塘韶颜稚齿圣考失行檀袖瓦珑卫画温绎窝憋衔蝉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