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函书的意思、函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函书的解释

书信。《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谨奉所齎函书一封。” 宋 陆游 《答吴提宫启》:“伏蒙讲修拜礼,惠示函书,温乎其容若加亲,粲然有文以相接。” 明 李东阳 《进<大明会典>礼毕有述》诗:“启龠纳青简,函书献紫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函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正式的书信或公文,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函书”由“函”(指信封或匣子)和“书”(指书信)组成,字面意为封装好的信件,特指正式的公文书信。其核心含义为正式场合使用的书信或公文,例如官方往来文件或商务信函。


二、使用场景与历史用例

  1. 古代文献记载

    •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中提到“谨奉所齎函书一封”,指代正式递交的书信。
    • 宋代陆游在《答吴提宫启》中以“惠示函书”表达对正式信函的接收。
  2. 应用范围
    多用于形容公务、官方或礼节性通信,如明代李东阳诗作中“函书献紫宸”描述向朝廷呈递文书。


三、相关拓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或近义词对比,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函书(hánshū)的意思

函书是一种书信的形式,指代以书信形式传递的信息或者文件。它可以包含寄托情感、传递消息、请求帮助或者书面交流等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函书由两个汉字组成,拆分的部首分别是“凵”和“言”,其中,“凵”是指的一个容器的图形,“言”表示语言交流的意义。其总笔画数为8,拆分部首分别为2画和7画。

来源和繁体

函书作为一个词汇,源自于古代汉字,而其繁体字形为「函書」。繁体字在台湾、香港及华人社群中广泛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函书的写法与今天稍有不同。它的古代字形为「凾書」。“凾”的下面有一点,代表容器的底部,表示信函的意思。“書”的旁边有一个点,表示书写的意义,即书信的内容。

例句

1. 他收到了一封重要的函书。

2. 我给他写了一封函书,请他帮我解决问题。

组词

函信、函件、函授、函电、函告

近义词

信件、书信、来信

反义词

口信、口头传达、口头交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