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黔黎的意思、黔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黔黎的解释

[common people] 百姓

愿黔黎其谁听,惟请死而获可。——潘岳《西征赋》

详细解释

黔首黎民。指百姓。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死生有命,吉凶由人,哀我黔黎,渐染迷谬,岂乐也哉?” 宋 苏轼 《款塞来享》诗:“输忠脩贡职,弃过为黔黎。” 艾芜 《我在仰光的时候》:“嗟半殖黔黎,久困缠缚,快睹约法三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黔黎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主要含义指代平民百姓或庶民,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达对普通民众的统称。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释义与用法:


一、核心释义

  1. 平民百姓

    指代社会中的普通民众,区别于贵族或统治阶级。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将“黔黎”释为“庶民,百姓”,强调其社会阶层属性。

  2. 词源考据

    • 黔:本义为黑色,引申指代黑发或平民(古代平民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
    • 黎:原指黑色,后与“黔”结合为同义复词,强化“庶民”之意。

      来源:《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修订版)指出“黔”与“黎”均含“黑”义,后演变为民众代称。


二、历史用法与语境

  1. 典籍用例

    • 汉代贾谊《过秦论》载:“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此处“黔首”即同“黔黎”。
    • 《晋书·元帝纪》云:“哀黔黎之无庇”,指百姓失去庇护。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收录上述经典用例。

  2. 情感色彩

    多含同情或关切意味,常见于政论、史书中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强调其“带有悲悯或泛指民众”的修辞倾向。


三、现代语义与使用

当代汉语中,“黔黎”属书面语或历史语境用词,多见于学术文献、历史题材作品,口语已罕用。其意义仍延续古义,指代普通民众。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标注为“书面语中的古语词”。


“黔黎”作为古汉语复合词,通过“黔”“黎”二字黑色义的结合,隐喻“黑发庶民”,承载古代社会阶层意识,现代仅保留于特定文本中。其权威释义可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及经典史籍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黔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án lí”,其核心含义是黎民百姓,常用来代指普通民众。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与构成


2.文献出处


3.用法与语境


4.近义词与关联词


5.文化延伸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说文解字》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榜师碧露兵牌斥卤大历体大猷大藏经得失成败敌占区齃鼻防牌繁密高才大德高号工商业者国志鸿篇钜制画册豢畜辉景毁离简御角壮葭苇洁行寄监镜华巨德拘劫鞠人夸淫奎阁兰烟羸瘵劣根性梨涡里选猫尿甿黎囐哒凭赖潜升欠事倾怀清寥倾曲稽颡齐首沙云沈浊食邑耍奸取巧佻率铁室同好退押望眼穿顽疎